原標題:一肩擔多職,真心真情撲在志愿服務事業上
歐陽資:在志愿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歐陽資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給環衛工人送飲料。
幾乎每次在志愿服務活動現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忙前忙后分配志愿者任務,在志愿服務活動現場解決新出現的問題,并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服務。他是志愿服務隊伍的“領頭人”,4年來,參加上千次志愿服務活動,把青春年華奉獻給志愿服務事業。他叫歐陽資,目前任共青團海口市委員會志愿者工作副部長、海口市志愿服務聯合會副秘書長、海口市青年志愿者協會副秘書長,一肩擔多職,真心真情撲在志愿服務事業上。
從參與者到組織者 志愿種子生根發芽
“最早接觸志愿活動還是在學校當老師的時候,有時會帶著學生做一些環境清潔、看望老人之類的活動,規模、影響力都不大,對志愿精神也沒有太多感觸。真正接觸成規模的志愿活動是2013年的春運。”8月4日,歐陽資說。
2013年大年初三的秀英港和南港出現了嚴重的過海車輛滯留,很多司機乘客面臨著沒有食物、飲用水的困境。當時他借助媒體,找來親戚朋友緊急組織起了志愿者隊伍,上街發放救援物資。
“沒想到大年初三會有那么多人能夠響應我們參加志愿活動,他們來自社會各界,有教師、學生、退休黨員、律師等,當那些司機看到了我們志愿者的背心,那種發自心底的感激之情,讓我們更有動力,那天的志愿活動一直忙到夜里兩三點。”歐陽資說,從那之后,他才真正感覺到志愿服務是一項能引導幫助人們向上向善的充滿正能量的事情,真正覺得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實在在地為社會做些事。
如今的歐陽資是一名盡責的志愿活動組織者,也是一名快樂的志愿者。在海口志愿服務活動的舞臺,總有他活躍的身影。不管是“雙創”活動還是抗擊臺風等志愿服務中,他都充分發揮了一名優秀志愿者的模范帶頭作用,受到各級組織和社會的好評,也贏得了眾多志愿者的認可。“回首志愿服務旅程的點點滴滴,有委屈的心酸,有感動的淚水,但更多的是收獲快樂。每一次志愿服務都是一種經歷,每一次經歷都是一筆財富。”歐陽資說。
深入了解群眾需求 提供暖心志愿服務
群眾的需求就是志愿服務事業永恒的追求,歐陽資經常利用休息時間走訪社區老年人、未成年人、外來務工人員、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等,實地調查了解,聽取他們的志愿服務需求,策劃幫扶方案。在策劃方案中多次征求幫扶對象、志愿者、專業人士等多方意見,方案也都通常幾經易稿、多次完善,力求能使幫扶工作具體化,讓志愿服務更加暖心。
去年的5月,團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策劃推出“您的心愿 我的志愿”海口市“雙創”關愛圓夢行動,這是我市首個新媒體公益活動,面向全市四個區低收入家庭發放“微心愿征集卡”,并在匯總后通過網絡媒體和新媒體平臺集中發布,再由社會愛心人士進行認領,通過“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幫扶實現圓夢。短短一天時間,216個心愿全部被認領。歐陽資說,他深刻地記得,心愿發放儀式那天,來自四個區的200多戶低收入家庭成員臉上滿足的笑容,以及他們那一句句真誠的“謝謝”。
“雖然這只是一件看起來平凡的小事,但是這些平凡的點點滴滴都可能對服務的對象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心里也覺得很幸福。”歐陽資說,覺得終于為社會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這幾年來,歐陽資參與策劃組織了“志愿集市”、“陽光護航 助夢同行”、“陽光扶老”、“貧困家庭子女愛心文化一日游”、“用我雙手掙學費”等民生志愿服務項目,用實在的行動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困難。目前,歐陽資參與成立了海口市志愿服務總隊,以功能劃分各支隊伍,有效改變了我市志愿服務隊伍溝通配合不暢的局面。由他擔任副秘書長的海口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更是組織了3000多場次志愿活動,獲得了全省四成的志愿服務項目金獎。
記者孫衍玲 攝影報道
(海口網8月5日訊)
相關鏈接:
樂東年內開工建設3家污水處理廠 惠及群眾將超30萬人
海口秀英區黨員干部群眾收看建軍90周年沙場閱兵
海口市干部群眾積極收看建軍90周年閱兵盛典
甘肅隴西遭遇強降雨 1名干部為解救被困群眾犧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