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海口網8月6日消息(見習記者鐘圓圓)近日,杭州一女經理深夜猝死的消息引發海口市民的熱議。猝死是什么?如何預防?帶著這些疑問,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走進海口市人民醫院的心血管內科咨詢。對此,該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吳淼表示,急性胸痛是誘發猝死的急性疾病的重要危險信號,提防急性胸痛能夠有效預防猝死。
據了解,猝死是指平素看來健康或病情已基本穩定者,出乎意料地非人為突然死亡,大多數發生在急性發病后即刻至一小時內。而急性胸痛是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等誘發猝死的急性疾病發病的重要危險信號。胸痛分為高危胸痛和低危胸痛,高危胸痛以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三類高危疾病為主,這些疾病發作時,常伴隨嚴重持久的壓榨性胸痛;而低危胸痛有如胸膜炎等疾病,低危胸痛的突發性弱,危害小。
“胸痛不能忍,不能拖。”吳淼提醒廣大市民,胸痛是心肌梗塞的重要發病信號,心肌梗塞發生后的120分鐘是患者搶救和改善愈后的黃金時間,突發心肌梗塞,會損傷心肌細胞,而心肌細胞不可再生,拖延的時間越久,心肌細胞損害越嚴重,死亡率越高,即使痊愈,愈后效果也會不佳。心肌細胞損傷后,心臟功能受損,會出現乏力、運動后大汗等不適癥狀,與此同時,心肌梗塞復發的可能性也會更高。長期存在高血壓、高血糖、高脂血癥、抽煙、糖尿病、壓力大等危險因素的人群,突發的胸悶、胸痛且長期不緩解并反復發作,要高度警惕心肌梗塞的可能。
“我在十年的從醫時間里發現,心肌梗塞發病年齡呈年輕化,并有數量持續增多的趨勢。”吳淼透露,海口市人民醫院急診科2016年處理了150余例急性心肌梗塞手術,而2014年僅有100例,近幾年也出現過不少20多歲的年輕人突發心肌梗塞的情況。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中,每年心臟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相當于每分鐘約有1個人猝死。
日前,海南多個醫院已聯合啟動胸痛中心的建設,胸痛中心成功建立后,該中心的所有網點醫院均會朝著“心梗搶救黃金120分鐘”挺進,實現內外無縫連接、快速診療,患者就診流程更順暢,就診時間大大縮短。以海口市人民醫院為例,該院已在院內為急性胸痛患者開辟綠色通道,爭取為患者實現90分鐘內打開堵塞血管。
海口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陸士娟表示,近年來,隨著心血管介入治療技術的進步與推廣,醫院為急性胸痛患者打造了一條院內的“綠色通道”,但是僅憑借院內力量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建設胸痛中心就是通過嚴格的流程和現代化的管理措施,整合社會資源、院內資源和120資源,為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等以急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急危重患者提供進一步優化診治流程、規范診療技術、縮短救治時間,提高胸痛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關鏈接:
痛惜!杭州28歲女白領深夜離世!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一定要注意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