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的青春黎母山作證
他們投身水電一線建設,辟野開荒見證從無到有
有的人6年跟家人團聚的時間加起來不到兩個月
為了海南島萬家燈火深山里奏響青春之歌
毛獻瑤在工作中
海蓄電站下水庫如“高峽出平湖”
奔騰的南渡江南源在黎母山深處一拐,群山環抱間兩座巍巍大壩倚天而立。與普通的山巔天池不同,這兩處落差308米的人工平湖宛若超級“蓄電池”,將為海南電網的調峰、填谷、調頻、調相與緊急事故備用儲蓄起一盆盆“救命水”。60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10.02億度的年發電量……作為“電網的最后一根火柴”,中國首個海島綠色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落戶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腹地,將于今年年底前實現首臺機組發電。
電站的電機是鐵的,守護電站的近兩千名“水電人”的意志也是鐵的。遇林鋪路、遇水架橋、遇山開洞……在這兩千多顆“螺絲釘”中,有一群平均年齡20多歲的年輕人,他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遠離親人、遠離繁華,從名校畢業后就毅然來到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用自己的青春擦亮著“火柴”頂上那顆紅色的火種。
圖/通訊員林學健鄭潮民(除署名外)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