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湖南好人”楊坤云:堅守抗結核病“陣地”35年不下火線
作者 唐春香 楊艷 呂娜娜
在同事眼里,她是沒有節假日、沒有周末的“拼命三郎”;在病人眼里,她是“碰到的最好的醫生”。堅守在抗結核病“陣地”的35年里,她從未下過火線,始終為結核病患者服務著。她就是“湖南好人”、湖南省胸科醫院(湖南省結核病防治所)耐藥專科主任楊坤云。
“也曾害怕,但更多是使命感”
藍帽子、高級防護口罩、白大褂、隔離褲、隔離鞋……這些是楊坤云35年來最常見的穿搭。
1982年,楊坤云從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湖南邵陽一家從事結核病防治的醫療機構工作,后來被調到湖南省結核病防治所。
“當時,不少人聽到結核病都‘談病色變’,不愿意從事結核病治療工作。”楊坤云說,既然自己分配到結核病工作崗位,就應該“干一行愛一行”。在她近半輩子的職業生涯里,職業暴露的風險無時無刻不伴隨著她。每次聽聞有同事因為職業暴露而感染結核病,楊坤云也會害怕,“但是想到還有那么多病人需要我去救治,使命感就會大過內心的恐懼”。
“結核病的治療時間長,加上一些患者不規范用藥,容易形成對身體傷害最大的耐多藥結核病。”楊坤云高度的職業使命感,使她成為湖南最早從事耐多藥結核病防治的醫生。她說,目前湖南每年新發現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約5000至6000例,耐多藥結核病難治,作為醫生一定要耐得煩、霸得蠻。
楊坤云與患者嘮家常。“不放棄任何一個患者”
“治好一個病人,就是挽救一個家庭。”楊坤云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她說,能夠將陷于絕境的結核病患者治好,是特別幸福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20歲的女大學生婧婧(化名)感染結核病近10年,因家庭窘迫,在父親的簽字下,婧婧不得不放棄治療。
婧婧被帶回家后,楊坤云坐立不安,她想到一個善意的謊言:“婧婧,你特別幸運,你符合‘耐多藥大病救助項目’的救助要求,可以免費進行治療。”實際上,后來婧婧的治療費用都是楊坤云自掏腰包支付的。
有一年寒冬,科室8號病床的劉大爺一整天都沒有下床,讓楊坤云感到很奇怪。推開病房門后楊坤云才知道,老人是因為沒有厚衣服穿,只能蜷縮在病床上。
“我女兒明天才有時間來給我送衣服。”劉大爺低著頭,小聲和楊坤云說到。早已雙眼濕潤的楊坤云勉強笑了笑,“好嘍,您多蓋點被子,別凍著!”倒了杯熱水給劉大爺后,她匆匆離開了病房。
回到辦公室,楊坤云跟同事們交代了一項特殊任務——“今晚大家回家收拾些厚衣物!”第二天一大早,楊坤云將同事們收集的衣物用一個竹籃裝好,送到了病房。自此,在楊坤云的倡導下,耐藥病房購置了一個“愛心衣物箱”,長期收集醫院同事們捐獻的衣服,供有需要的貧困患者自行取用。
楊坤云因經常幫助患者,還為患者郵寄藥物、墊付小金額藥費、郵費及路費,買飯、送水果點心等,被患者們稱贊是“不放棄任何一個患者”的“像媽媽一樣的醫生”。
“在世界性難題里攻堅克難”
為控制耐多藥結核病蔓延,治愈飽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楊坤云帶領團隊,從臨床入手,在攻克耐多藥結核病這一世界性難題的道路上探索前行。最終,形成了一套集化學治療、免疫治療、介入療法、手術治療、心理疏導、營養支持等相結合的“耐藥結核病綜合治療方法”,并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較好效果。
據統計,從2006年至今,湖南省結核病防治所500余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按照“耐藥結核病綜合治療方法”進行了治療,成功治療率達到57%,獲得國際結核病專家們的認同。2016年,中國唯一的“耐藥結核病金牌培訓基地”,落戶楊坤云所在的湖南省結核病防治所耐藥專科。
擇一事,終一生。湖南省結核病防治所所長唐細良說,楊坤云用數十載光陰,致力于研究治療耐藥、耐多藥結核病,并始終堅守在結核病防治第一線,無愧于“湖南好人”的稱號。(完)
?
相關鏈接:
警惕學生群體結核病 專家提醒莫熬夜學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