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墾街道破解小區辦件多難題
用好“婆婆嘴”當好“中間人”
海墾街道轄區有124個居民小區。今年以來,海口龍華區政府將小區辦件的處理權責下放街道辦事處,導致小區居民的各類辦件數量在街道一級迅速增加。
為此,海墾街道結合“12345+網格化”試點工作,把破解小區辦件多這個大題作為百日大研討大行動重要課題,不斷完善“雙報雙督”、“執法聯動”、“屬地首問”、“微信聯勤”等工作機制,實現了“問題在街道一級實時反應、實時處理”,街道處理不了的“實時向上級反映”,贏得了居民的滿意和肯定。
“雙報雙督”高效辦件
近日,海秀星城小區一名小區業主致電12345投訴稱,其被小區里的一條流浪狗咬傷,自己承擔了醫藥費,同時也向物業反映有流浪狗,而物業也一直不處理,遂投訴物業不作為。對此,疏港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迅速對接協調處理。經協調,物業也同意承擔居民的部分醫藥費,辦件經投訴得到了迅速處理,居民表示滿意。
這是海墾街道“雙報雙督”機制所取得的積極成果。在”雙報雙督”機制中,街道工委安排一名班子成員分管住保類辦件,各社區居委會主任、分管委員、網格員也分別明確了處理住保類辦件的相應職責,街道收到任何一個小區辦件,都同時發放給社區居委會和街道分管領導。
“通過‘雙報雙督’機制,大量的‘小事、雜事’在居委會的跟蹤協調下及時得到解決,讓街道分管領導可以騰出精力辦理相對復雜的辦件。”海墾街道副主任科員陳群力介紹,“該機制可以夯實街居責任,高效分類處置辦件。”
“屬地首問”增強聯動
金龍橫路華秀小區業主日前向“12345”投訴稱,物業未經許可便私自讓物流公司進入小區辦公,且占用了業主的停車位。街道接報后前往現場了解情況,發現該市民投訴的問題涉及到違法建筑、“住改商”、工商營業資格等問題。
于是,由街道分管領導牽頭,主動聯動了區住建局、區城管大隊、區規劃分局、區工商局、區住保中心等部門,多次聯合執法。最后,屬于小區物業管理范圍內的問題,都已整改完畢,屬于職能部門應依法處理的,也都已進入了處理程序,投訴人對該辦件表示滿意,街道也將繼續跟蹤處理結果。
這就是海墾街道“屬地首問”和”聯動執法”機制,該機制明確了辦件責任指向,增強了處理辦件合力。
“微信聯勤”提高時效
7月29日晚,海墾街道濱濂北社區的網格員柯維宏,在社區“12345+網格化”聯勤聯動群里推送出一條“扎眼”信息,“普庵里電房發生故障,請工作人員到現場處理!”不到1分鐘,群里的電力部門就立即響應并指派責任人員趕赴現場,共同處理這起突發事故。
在“微信聯勤”機制中,海墾街道在濱濂北試點,把社區的“管事人”,包括網格員、城管等多個部門的具體責任人員,全都加入一個微信群中,通過微信及時發現和快速解決問題,提高了處理問題的時效性。
“居民協商”共同解決
小區辦件類型多、情況復雜,看似相同的問題,往往有不同的實際情況,解決途徑也千差萬別。對有些能通過協商解決的問題,海墾街道以暢通“居民協商”渠道為主要工作方向,耐心細致地服務,用好”婆婆嘴”,當好“中間人”,促進了一個又一個復雜問題的解決,得到了居民的肯定。
三葉西路醫藥物流商場一樓的多名業主于近日投訴到“12345”,稱多個商鋪有漏水現象,告知物業得不到處理,請街道辦牽頭辦理。接件后,街道辦立即邀請了專業工程師、專業防水公司到現場進行鑒定,對漏水點進行全面排查并解決漏水問題。
海墾街道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將以開展百日大研討大行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12345+網格化”試點各項工作,推進“實時龍華”的建設,繼續聚焦占比大的小區辦件,“當好老百姓的貼心人。”
記者陳小萍?特約記者劉偉
(海口網8月10日訊)
?
?
相關鏈接:
提升打防管控能力 全面深化“平安海口”建設
污水無害化處理 海口建成首個農村污水治理示范點
海口五源河農貿市場內裝進行時 占地面積120畝
海口老街一條線纜掉下兩天沒人管?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