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第一艘鋼質漁政執法船批準報廢,沉入海底助力海洋牧場建設
“退休”船舶化作魚礁更護漁
“老同事”今天正式“退休”,海南省中國漁政46011船原輪機長麥萬興既惋惜又期待,“和46011船共事的4年時間里,我們一起出海護漁巡航、開展漁政執法,還救了20多名漁民。現在它要‘退休’了,心里很是舍不得,但知道它被改造為人工魚礁,用于海洋牧場建設,可以在海底繼續護漁時,又為它感到驕傲。”
今天,工作了20多年的中國漁政46011船緩緩沉入文昌市馮家灣海洋牧場海域,工作人員潛入海底,記錄其地理坐標定位。曾經共事過的同事們一列站開,目送這位“退休老同事”奔赴新的工作崗位繼續發揮余熱。
中國漁政46011船,是我省第一艘鋼質漁政執法船,也是我省第一艘被改造為人工魚礁助力海洋牧場建設的漁政執法船。
自1993年入列以來,中國漁政46011船先后被農業部和海南省表彰為“南海護漁先鋒”“先進公務船艇”。
省海洋與漁業監察總隊裝備技術處處長賈躍敏說,按照慣例,“退休”的漁政執法船經我省相關部門批準后,一般采取報廢處理。“而此次,我們通過對46011船進行環保無害處理,將其改造為人工魚礁,并投放于預定海域,這不僅為我省現存和后續報廢漁業船舶‘變廢為寶’提供了借鑒路徑,也為我省海洋產業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實踐經驗。”
“通過改造報廢船舶為人工魚礁,投放于項目海域,建設海洋牧場,這對于保護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加強漁業資源養護力度,推動當地休閑漁業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高級工程師劉維解釋道,以文昌市馮家灣海洋牧場建設項目為例,“該項目計劃在選定海域投放人工魚礁面積約50公頃,形成的海洋牧場可產生增殖效果區域達到約100公頃;投放礁體約2.3萬空方,增殖苗種數量可達270萬尾(粒、株)以上。”
驕陽為燈,碧海為案,透過攝像鏡頭,人們欣喜地看到中國漁政46011船已經抵達新的“工作崗位”。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它將在海底為魚造屋、與魚為窩,繼續履行護漁使命。
?
相關鏈接:
三亞:海事執法船載“外面人”出海玩?澄清系合作單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