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災難發生,都是檢驗基礎設施質量、公眾自救和互助意識、政府應急處突能力的考試。應該承認,災難也讓我們成長、成熟了不少,讓我們更加具備在災難面前保護家園、保衛人民、積極貢獻力量的意識和能力。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8月10日12時,地震已致20人死亡,431人受傷。
地震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緊了解核實地震災情,迅速組織力量救災,全力以赴搶救傷員,疏散安置好游客和受災群眾,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國務院派出國家減災委、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的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災情就是命令,救災刻不容緩。梳理此次地震幾天來的信息和救災情況,不難發現,從中央到地方、從部隊到企業、從各種外部救援力量的進入到當地人民的自救,都展現出巨大的凝聚力,人們團結一致抗震救災,救災更有序、高效、迅速。
中央和地方政府第一時間作出響應和安排,體現出較強的組織和應急能力。中國地震局先后啟動一級、二級應急響應,駐川部隊、武警、消防官兵等迅速集結,國家衛計委安排多個省份的衛生應急隊伍和國家級醫療、防疫、心理專家隨時待命,國家發改委緊急安排四川省救災應急補助中央預算內投資6000萬元……與此同時,四川省委啟動應急響應,省紅十字會立即進入應急狀態,救援電話24小時暢通;各級衛生部門迅速組織醫院積極收治傷員,省人民醫院、華西醫院分別派出醫療救援隊。
一些企業在地震發生后、在各自職責范圍內,積極主動作為,展現了服務社會的態度和溫度。國家電網緊急響應,震后不到兩小時,九寨縣城和黃龍景區部分地區陸續恢復供電;震后僅20分鐘,中國移動四川公司便為數千停機用戶恢復通訊功能,聯通、電信等也開通了免費尋親熱線、不停機等服務,并將應急通信車開進震區;救災途中加油站紛紛開辟綠色通道……在全城停電的黑暗中,盡快點亮燈光、恢復手機信號等,雖是小事,對受災群眾卻是極大的寬慰。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民間和個體的溫暖、支持。有當地客棧老板組織旅客躲避,為受傷者墊付醫藥費;懷孕護士忘我工作15小時;特警隊員過家門而不入,抱了抱4個月的兒子便繼續趕路;面館老板為子弟兵免費提供牛肉面;成都13個采血點迎來排隊獻血的民眾;全國網友為災區祈福,自發制作并傳播關于地震的科普帖子……
總體來說,這次抗震救災更加“立體”。空間上,有陸地上的道路搶修、物資運送、醫護搶救,空中有直升機勘探、無人機偵察;機制上,各方對地震的反應速度更快,相關信息發布更及時,震區與外界的溝通也更暢通;心態上,方方面面都更加秩序井然。這種凝聚力、執行力,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自信和成熟。
多難興邦。從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魯甸地震,再到長江中下游的洪災,每一次災難發生,都是檢驗基礎設施質量、公眾自救和互助意識、政府應急處突能力的考試。應該承認,災難也讓我們成長、成熟了不少,讓我們更加具備在災難面前保護家園、保衛人民、積極貢獻力量的意識和能力。自然災害無法避免,未來,在預防災害和災后救援、保障、重建等方面,我們可以也應該做得更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