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廳召開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座談會
努力將海南打造成“技術創新之島”
要如何充分發揮科技力量,把海南建設成為“技術創新之島”?帶著這個課題,今天,省科技廳召集中國科學院深海與工程研究所、中電科海洋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科海信院)、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三亞中科遙感信息產業園有關負責人齊聚三亞,舉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建設美好新海南”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座談會。
與會人員認為,《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提出,未來五年,海南要在深海、深空和熱帶高效農業等領域成為領跑全國的創新高地,這也是建設海南“技術創新之島”的發展方向。
中科院深海所副所長謝強說,自深海所成功在三亞落地以來,聚焦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為更多國家海洋科研項目落戶海南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但海洋大開發時代并未到來,海洋產業發展任重道遠,我們也在思考如何將深海微生物資源產品、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技術、深海材料等研發進一步轉化。”
“我們希望依托中科院深海所建立三亞深海科技產業園,尋找一批懂技術、懂市場的‘產業型’人才,延長深海科技產業鏈,推動深海產品研發,進一步推動海洋產業發展。”謝強建議。
加快科技興海的步伐,智慧海洋不容忽視。中電科海信院有關負責人張立偉認為,謀劃海洋信息科技產業,既要服務國家戰略,又要服務民生。如今,中電科海信院不斷推進覆蓋天、空、岸、海、潛五位一體的藍海信息網絡建設,提升海南在國家智慧海洋重大工程中的科技產業地位,還積極構建集科技創新、裝備制造和運營服務于一體的全新產業發展生態,不僅服務海上交通管理等上游產業,還服務船舶制造等下游產業。
三亞是南繁育種的天堂,每年都有數千名科研工作者活躍于此,吸引著非洲、東南亞、南美洲等地區的科學家前來選育品種。如何向人才、技術、資源的匯集要效益,真正成為享譽世界的“南繁”?三亞南繁院院長柯用春建議,南繁應以種業科技孵化為中心,盡快構建一個集種業成果展示與轉化、培訓與咨詢指導為一體的經濟孵化區,聚集科技人才、孵育種子企業、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搶抓海南南繁發展機遇。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葉振興表示,圍繞科技扶貧、深海、深空、熱帶高效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等科技創新相關內容的探討,省科技廳將認真整理,突出“技術創新之島研究”研討專題,找準問題對癥下藥,提交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調研報告,確保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到達預期效果。
?
相關鏈接:
海口瓊山區踐行大研討大行動 破解學位緊缺難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