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水蕨:食藥兩用的環(huán)保衛(wèi)士
羊山濕地內長勢良好的水蕨。
羊山濕地內長勢良好的水蕨。
羊山濕地水源清澈見底,適合多種植物生長。
水蕨,學名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L.)?Brongn.,別名也叫龍須菜,龍牙草,水芹菜,主要生長在濕地、池沼、水田或水溝的淤泥中,有時漂浮于深水面上。分布在海南、廣東、貴州,華中、華東,世界其他熱帶地區(qū)也有分布,可用作綠化植物,也可食用或藥用。
“水蕨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在海口分布很廣泛,是很典型的水生植物,離開濕地便無法生長,只有在具備濕地和較清潔的水源條件下才能良好的生長。”全球環(huán)境基金(GEF)海南濕地保護體系項目宣教專家盧剛告訴記者。
水蕨廣泛分布在羊山濕地
水蕨在海口羊山濕地分布非常廣泛,日前記者走進羊山濕地看到,水蕨、水菜花、野生稻三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此生長,“水蕨具體主要分布在海口的沙坡水庫、羊山水庫、美涯水庫、玉龍泉、坡訓村、博片村、昌學村、昌榮村、白水塘、龍橋立交、那央村、蓮塘村、礦泉、36道灣。”盧剛說。
水蕨生長在濕地、池沼、水田或水溝的淤泥中,有時漂浮于深水面上。溫度對水蕨菜的影響很大,氣溫低于10℃時,就不能良好生長,最適宜溫度18℃~27℃,但需有一定的晝夜溫差,一般以夜間溫度比白天低5℃左右為宜。水蕨菜喜蔽蔭或散射光線中生長,在蔭涼的環(huán)境下潮濕、有機質豐富的土壤中生長時,可長得大而茂。水蕨菜常生長在潮濕的具有一定保持溫度,空氣通透性好的地方,以沙質壤土為佳,土質呈偏酸性。
植株幼嫩時呈綠色,多汁柔軟,由于水濕條件不同,形態(tài)差異較大,高可達7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以一簇粗根著生于淤泥。葉簇生,二型。不育葉柄綠色,圓柱形,肉質,不膨脹,上下幾相等,光滑無毛,干后壓扁。葉片直立或幼時漂浮,主脈兩側的小脈聯(lián)結成網狀,為狹長的五角形或六角形,不具內藏小脈,葉干后為軟草質,綠色,兩面均無毛。孢子囊沿能育葉的裂片主脈兩側的網眼著生,稀疏,棕色,孢子四面體形,不具周壁,外壁很厚,分內外層,外層具肋條狀紋飾,按一定方向排列。
水蕨具有多種用途價值
水蕨是一種用途非常廣泛地植物,其不僅有著極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還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
中醫(yī)認為,水蕨可以全草入藥,能消炎活血拔毒,可治瘡毒和跌打損傷,水蕨嫩葉作蔬菜,是有名的“蕨菜”品種之一。水蕨是性別分化植物,因生活史短,具有明顯的世代交替現象,成為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和發(fā)育生物學等學科研究的理想的對象。
水蕨菜是一種可食用的獨特品種。炒食、涼拌、做湯均可,味道獨特鮮美,清爽可口。而且,水蕨的營養(yǎng)價值是非常高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元素。在水蕨的莖葉中,含有胡蘿卜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鈣、脂肪、粗纖維、鐵、維生素等營養(yǎng)。水蕨中各種氨基酸的含量也很高,是一種以嫩滑可口營養(yǎng)高著稱的特色蔬菜。
水蕨作為一種觀賞性植物,其葉形多變甚是美觀。此外,水蕨還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和環(huán)保價值,水蕨還可以凈化水體,可種植在水缸,花壇等一些大型的水景容器中,又可將水蕨種植在景觀水池用來營造美麗的水面景觀。所以,水蕨是一種集觀賞和凈化水體為一體的經濟環(huán)保型植物。
記者李嬌珠
(海口網8月14日訊)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