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黃河岸邊,涼風習習,200多座庭院式新房整齊排列,黃色的松木大門,青瓦鋪蓋的仿古式屋檐……這是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昂拉鄉河東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
     
    海口權威新聞門戶網站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政府扶持“挪窮窩” 開啟美滿新生活——青海尖扎縣易地扶貧搬遷見聞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8-14 14:55

      新華社西寧8月14日電(記者趙雅芳、趙玉和)黃河岸邊,涼風習習,200多座庭院式新房整齊排列,黃色的松木大門,青瓦鋪蓋的仿古式屋檐……這是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昂拉鄉河東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安置點。

      記者來到才巴家時,他正和妻子格日措忙著打掃院落。“8月底就能搬進來了,我們迫不及待地想住進新家。”才巴笑著說。

      46歲的才巴是尖扎縣坎布拉鎮拉群村人,家中五口人,只有他和妻子兩個勞動力,靠種小麥的微薄收入著實難以維持生計,2016年1月才巴一家被確定為尖扎縣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6年7月,尖扎縣開始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優先安置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像才巴家這樣的貧困群眾終于有機會從“窮窩”里搬出來。

      據尖扎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文輝介紹,截止到2016年年底,尖扎縣共核定貧困村34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557戶、9635人。貧困群眾主要生活在自然災害頻發、生態環境脆弱的淺腦山地區,生產生活困難,就地脫貧難度大。基于這一現狀,尖扎縣于2016年分別在尖扎灘鄉尕爾尼哈和昂拉鄉河東實施了兩個易地搬遷項目,共計劃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456戶、1720人。

      才巴家所在的拉群村位于距尖扎縣城60多公里的淺腦山地區,吃水難、就醫難、就業難、上學難等問題長期困擾著這里的群眾。

      “我們之前在山上住的時候,路不好走,送孩子上學很困難,家里有病人送到醫院也很難。”才巴說,2010年3月,他的老母親得了急性闌尾炎,因鄉衛生院無法進行手術,加上山區交通不便,才巴不得不騎摩托車送母親去縣醫院。

      “一路顛簸一個多小時才到縣醫院,讓母親受了不少罪,不過現在好了,我們搬下來住上了新房,務工、上學、去醫院都很便利。”才巴說。

      文輝介紹,尖扎縣兩個易地搬遷安置點均配套建設有“水、電、路、信”和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以及村公所、學校、衛生、文化、體育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基本滿足了搬遷群眾的生活需求。

      關于搬遷后的生活,才巴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規劃。“搬來這里后,我和妻子計劃利用到戶產業項目資金,在自家院子開一家小超市,銷售日常用品、副食品,同時利用旅游產業,把當地的特產花椒、土饃饃賣給外地游客。”才巴說。

      為了讓老百姓“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尖扎縣對易地扶貧搬遷的后續產業發展也做出了合理布局。“依托昂拉鄉河東地區地處黃河岸邊、海拔低、氣候宜人、光照充足、水域資源豐富的區位優勢,我們將發展水產養殖、林果栽培、鄉村旅游及高效農業等產業以增加移民搬遷戶的收入。”文輝說,目前各項產業都在建設施工中,預計將于2018年9月全部完工投入生產運營。

      “政府幫助我們貧困群眾搬新家、發展產業,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才巴說。

     


     

    [來源:新華社] [作者:聶晨靜]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