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包容審慎”的態度,才有社會各界開拓創新的空間,才有今天的中國創新成績。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期間,一項針對20國青年的調查顯示,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成為這些在華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并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也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見8月12日《杭州日報》)
“新四大發明”都跟科技有關,說明中國的科技創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眾的生活質量,比如賣煎餅的大媽都有支付寶、很多人現在出門已不需帶錢包。與此同時,本土之外,中國高鐵加速走向世界,中國網購為世界經濟輸出互聯網商機,共享單車已成為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的健身“小伙伴”,中國創新一系列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
當然,有成績也有一些問題。比如,共享單車并不僅僅是一輛自行車,其背后有著衛星定位系統、移動支付、大數據等諸多科技成果支撐。中國創業者在全球率先將這些科技元素結合到一起,開發出共享單車模式,最近已開始進軍海外市場。但也應該看到,目前,共享單車具備便捷、便宜、綠色、治堵等優點的同時,也有故意損壞、亂停亂放等問題。
“當創新遇到問題”并不可怕,怕的是“一上來就管死”。以微信為例,幾年前剛出現的時候,不贊成的聲音也很大,但有關部門還是頂住了這種聲音,決定先看一看再規范。如果仍沿用老辦法去管制,就可能沒有今天的微信了。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對待各類新業態、新模式要有“包容審慎”態度。微信是這樣,從“新四大發明”到其他中國創新,都是如此。
成績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近些年來,相關方面有了面對創新“包容審慎”的態度,才有了當下百花齊放的分享經濟,才有了既便利民眾生活又能走向世界的“新四大發明”。原因很簡單,不管是支付寶、微信,還是共享單車和網購,在它們剛剛出現時,誰也沒有想到它們會在短時間內形成龐大而縱深的新業態、新模式,可以改變相關領域、改變市場存在,甚至改變生活方式、改變服務方式。正是因為有“包容審慎”的態度,才有社會各界開拓創新的空間,才有今天的中國創新成績。
包容不是縱容,少作為不是不作為。要積極探索審慎監管和社會共治的管理格局,以科學合理的監管,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新產業、新業態健康發展。將“鼓勵創新、包容審慎”貫徹始終,我們必能迎來更多既便利民眾生活又能走向世界的“新四大發明”,這是發展之福,也是民眾之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