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五屆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培訓班日前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開班,80名機關黨政主要負責人、區紀委書記、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市屬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高校紀委書記以及6名廊坊市的紀檢干部,將參加為期5天的脫產培訓。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他們的課程包括觀看以市文資辦原黨委書記張慧光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片,培訓期間請假還需書面報請組織部門批準,上課還要點名,保證出勤率。培訓班明年會繼續舉行,可能逐步提高一把手的比例。
市紀委介紹,培訓為期5天,每天上下午均安排了課程,每堂課在3小時左右。課程設計緊緊圍繞黨風廉政建設中心工作,設置了黨章黨紀黨規、廉政文化、綜合素質三個板塊。
本次培訓的學員主要包括市級機關黨政主要負責人、區紀委書記、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市屬國有企事業單位及高校紀委書記。培訓班的培訓主體是全市局級領導干部,從2015年開始,逐漸加強對市直機關黨政主要領導的培訓力度。本次的80名干部名單就包括多名局級一把手,比如,市委農工委書記、市農委主任孫文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梁勝,市委社會工委書記、市社會辦主任宋貴倫,市紀委委員、市編辦主任劉云廣,市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學勤等。培訓班學員的主體還是市直機關、高校、國企等單位的紀委書記以及市紀委派駐各單位紀檢組組長等。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廉政培訓班最初主要由市直機關主要負責人和紀檢部門負責人參加,后來逐步擴大,為了讓本市的特約監察員更好地了解黨風廉政工作,增強自身的監督水平,也有特約監察員參加。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本次培訓還有6名來自廊坊的紀檢系統相關負責人參加,包括廊坊市紀委相關負責人和部分下屬區縣的紀委書記等。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次培訓班授課教師陣容強大,既有中紀委的權威人士,也有高校的專家,他們在反腐敗等相關領域有較高知名度。例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解讀”,由馬森述講授,他擔任中央紀委法規室主任,今年3月31日,他曾圍繞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為市委常委會作專題輔導。
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局級一把手們集中參加廉政培訓,這樣規格的培訓班,在全國范圍內并不多見。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培訓班是全市唯一的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為主題的培訓班次,2013年至2016年,共計培訓學員251人,其中市級機關黨政主要領導49人。培訓班采取輪訓的方式,今年是第五屆。
焦點
課程是怎么設計的?
開課前半年開始溝通課程表改5次
5年來,北京市領導干部廉政建設培訓班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已經連續舉辦了5屆。“每年都是在春夏季開課,但從上年底就開始籌備了。”清華公管學院干部教育中心事業部主任、今年培訓班的班主任吳東軒告訴北青報記者。從2013年第一屆開始,他就承擔培訓班的工作。今年剛開班兩天,他的嗓子就沙啞了。
半年時間,都溝通什么?吳東軒向北青報記者介紹,他們一般給培訓班設計的課程結構主要分三個方面,一是宏觀視野,二是崗位需求,三是素質提升。基于這個結構,針對每年學員的職業身份,他們會拉一個初步的課程表和師資名單,然后就是與北京市紀委、組織部進行溝通,后者提出意見要求再修改。比如今年,市紀委就提出,把習近平總書記7月26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加入課程內容,于是課程表上增加了這樣一節解讀課,并請來中央黨校教授阮青主講。如此反復多次才能確定最終課程表和師資,“今年改了有5次吧。”吳東軒說。
課上講些什么?
警示教育片提供反面案例供學員討論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本次培訓除了老師講述廉政等方面的內容,還有反面教材。本次課程還專門安排了一堂課觀看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片的主人公是原市文資辦黨委書記張慧光,除了集體觀看,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學員也會討論到她的案例。
2016年5月24日至25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召開,會議決定追認給予張慧光開除黨籍處分,這是對張慧光問題的首次公開披露。1958年出生的她,2002年任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2008年3月任北京市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2012年6月任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黨委書記,長期擔任所在單位一把手。
市紀委今年6月初曾介紹,“2017年3月30日,北京市一中院一審以貪污罪、受賄罪判處市文資辦原黨委書記、副主任張慧光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350萬元。”
相關負責人表示,張慧光曾經在前年參加過黨風廉政培訓班,因此她更具有典型意義,一是以此案例教育一把手承擔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另外,張慧光自己也參加過廉政培訓班,但今天卻成了反面典型,這樣的對比“更可以給大家警示,參加這個班不等于上了保險!”
糾正“腐敗越反越多”的錯誤認識
今年的課程表上,“習近平總書記7月26日講話解讀”、“《共產黨宣言》解讀”、“理想價值與胸懷”都是新開的課,而有的課,從第一屆就開始講了,比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主講人是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公管學院黨委書記,清華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過勇教授,他還是國家監察部特邀監察員、G20反腐敗工作組中國政府特邀專家。
過勇是剛剛加入清華大學領導班子的首位“75后”。他告訴北青報記者,這門課最主要的,是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論述以及精神內涵傳遞給學員們,幫助學員們加強四個自信。
要把“老課”講出新意,過勇每年要加入最新的形勢背景,同時也要加入最新的研究成果。
今年,過勇在課堂上突出了三方面內容。一是糾正社會上對反腐的一些錯誤認識,包括“腐敗越反越多”、“民主是腐敗的良藥”等,向學員傳遞正確的認識和看法;二是講當前腐敗的形式,其嚴峻復雜體現在哪些方面、十八大以來有哪些具體舉措、取得了哪些成績,尤其是和十八大之前的反腐進行了對比;三是向學員們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當前反腐工作的重要目標,是探索一條中國特色的反腐道路。“我在課上分析了其他國家的反腐模式、中國的反腐目標、如何實現……尤其是和學員們共同探討一些社會上熱點話題,比如要不要特赦腐敗分子。為了把道理說透,我用大量鮮活案例,學員們的反應很積極,有人課后還找我討論。”過勇說。而學員們也探討了一些工作中的困惑,例如民營企業或個人拿回扣的腐敗問題該如何處理、新的北京市監察委員會的職責是哪些等。
學員如何做作業?
作業是否親筆寫 一眼就能看出來
課上討論、情景模擬等時髦的授課方式沒有用在領導干部培訓班上,“從以往經驗看,80多人的大班,討論起來容易剎不住。”吳東軒說。但是本屆培訓班特意在第三天下午設了一個半小時的小組討論。
據過勇和吳東軒觀察,課上沒有學員打瞌睡,即使是下午第一節最容易犯困的課。課上幾乎所有學員都會記筆記,多數人用筆,少數人用電腦。至于作業,雖然每節課沒有單獨的作業,但所有課上完后學員們都要交一篇學習總結。至于是否擔心有學員讓秘書代筆寫作業,吳東軒表示,從前幾屆培訓班的情況看,這種情況不存在,“學習總結要結合課上內容,是不是本人寫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上課紀律有何要求?
請假超過要求不予發培訓證書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清華大學對培訓班學員有嚴格的管理。《學員手冊》上專門強調了課堂紀律:不遲到早退,課上不隨便走動和交頭接耳,上課時關閉手機或置于振動狀態,不得在課堂上接打電話,教學區內禁止吸煙,上課不打瞌睡,不能按時上課必須向班主任書面請假,請假超過要求將不予發清華大學的培訓證書……
據吳東軒介紹,本期培訓班開課兩天來,學員出勤率非常高,表現都非常好。“廉政班效果更好,因為學員都對自己要求很高。有兩位學員腿腳受了傷,這兩天也拄拐堅持上課。”清華大學為培訓班學員安排的午餐是在校內教工食堂——瀾園餐廳二層吃桌餐,另外也提供了校內外的外賣餐廳的名單。但是截至目前,除了一位行動不便的學員在教室吃盒飯,其他人都去食堂吃,吃完一起溜達回教室。(記者雷嘉 李澤偉 圖片來源/北京紀檢監察網)
?
相關鏈接:
北京將對網約車整體調控 逐步清理不合規人員及車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