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人都有馬虎的時候,但能把宣傳標語寫成別的城市,也太不‘走心’了。”看著家鄉某景區宣傳標語出現“烏龍”的新聞,陜西安康市的安悅平直言有些尷尬。
近日,陜西安康市某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宣傳欄內,赫然出現“全力支持郴州創森活動”“倍加珍惜郴州森林建設的成果”等字眼(郴州實為湖南的城市),令人大跌眼鏡,并引發民眾關注。官方隨后表示將對錯誤內容進行更換,并責令整改。
在西安大學生楊青看來,宣傳標語雖然篇幅不大,但卻是展現城市內涵的一張名片。“如果宣傳標語都能出錯,那么以小見大,很容易讓人對這個地方產生負面聯想。”楊青直言。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類似“烏龍”事件在內地城市屢有發生。如:陜西神木的“愛國愛家,愛我長沙”;陜西延安的“南京清涼山公園簡介”;湖北襄陽的“愛我忠州,建設重慶”;云南昆明的“建設和諧潛江”……此類為外省市代言的“烏龍”標語的內容和形式可謂“花樣百出”。
盡管這些標語“烏龍”事件被曝光后,官方均表示立即整改,但仍有民眾對宣傳標語的審批、制作等環節,尤其是相關部門的管理產生質疑。
“幾乎每次都是媒體或民眾發現后,管理部門才看到出現紕漏,那么這些標語在制作和張貼的過程中,難道就沒有一個人看到?”西安某高校教師杜偉告訴記者,城市宣傳標語頻頻出錯,并不能當做簡單的失誤,而是一種工作態度不認真的體現,需要深刻反省。
“烏龍”標語頻出的背后實際上折射的是一種懶政思維。陜西省社科院專家王曉勇表示,宣傳標語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對城市文化進行宣傳的過程中,應契合當地特色、風土人情因地制宜,這樣才能讓本地人產生共鳴,讓外地人體驗獨特韻味。宣傳標語“烏龍”事件,恰恰說明了有關部門思想僵化,一味地移植和復制其他城市的宣傳模式,對于城市文化宣傳工作,缺乏重視,執行馬虎,管理缺失。(完)
?
?
相關鏈接:
不解放思想,連條標語也制作不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