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皮包公司”上演戲碼、以提供承兌匯票貼現服務為名詐騙資金……2012年以來,被告人何某和吳某通過上述手段瘋狂詐騙1.4億元人民幣(下同)。日前,該案在浙江省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
2012年以來,內蒙古、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福建等地發生以提供承兌匯票貼現服務為名的詐騙案件。各地警方相繼抓獲嫌疑人,破獲了這起團伙跨省特大系列詐騙案件。其中兩名被告人何某和吳某在嘉興中院受審。
早在2011年4月何某因犯開設賭場罪,被江蘇省淮安市清浦區人民法院判刑,后在緩刑考驗期限內聚眾斗毆;而吳某因犯詐騙罪,于2015年被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刑。
根據公訴機關的指控,2012年7月以來,被告人何某、吳某結伙他人(均已判刑),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為他人提供承兌匯票貼現服務為名,在承兌匯票貼現后占有他人貼現款1.4億余元,數額特別巨大。2011年9月15日,何某又伙同他人(均已判刑)聚眾斗毆致人受傷。
記者了解到,實際詐騙中,被告人臨時成立“皮包公司”,從被害人處騙得銀行承兌匯票后,以高于與被害人約定的貼息將承兌匯票貼現,把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錢款私吞,然后換個地方再打一槍。
何某和吳某為了“演戲”,安排“經理”“財務”“業務員”等角色,讓其在電腦前裝樣子。
“何某曾經向我和吳某交代,轉賬貼現款要控制次數和每一次的數額,還傳授給我們敷衍應對他們來討錢時候要怎么辦?!痹摴镜囊晃弧皹I務員”回憶稱,自己在那里待了幾天就走了,這行基本上是一個地方一個單子。
如此戲碼,讓被害人防不勝防。
“我從QQ群里了解到這個公司,還特意去實地考察,以為他們真的在做貿易。”被害人稱,對方業務辦好出具了收條后,便用各種理由延遲出款,甚至出具書面承諾:“不還錢就是詐騙”??勺罱K該公司還是失去聯系、人去樓空。
法庭上,何某和吳某辯稱自己是小角色,起的作用不大。法院認為,二人在整個詐騙活動中,地位、作用顯著,應當認定為主犯。二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
最終,嘉興中院作出一審判決,撤銷清浦區人民法院刑事判決中對被告人何某宣告的緩刑;何某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與前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3年6個月,并處罰金11萬元;犯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被告人吳某犯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與前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完)
?
?
相關鏈接:
暑期詐騙案多發:騙術“更新”沒錢也“中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