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把握新形勢 抓住新機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二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8-19 08:47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

      新華社記者陳芳、余曉潔、胡喆、閆睿

      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難和挑戰,看到形勢發展變化給我們帶來的風險,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朝好的方向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深刻闡釋如何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為“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指明了航向。社會主義中國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確保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全面小康社會,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社會全面進步的目標前進。

      站到新起點 進入新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習近平總書記用兩個“前所未有”確定了“中國號”巨輪的新坐標。

      “今日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個牢牢把握”: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牢牢把握’的核心要義是深入分析和準確判斷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為制定方針、描繪藍圖提供依據;內在邏輯是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和人民至上這個價值取向。”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施芝鴻說。

      “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要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的結合上進行思考,從我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上來思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出發進行思考。”中央黨校副教育長韓慶祥說。

      環顧全球,經濟政治重心從北大西洋轉向太平洋,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之勢不可阻擋。地緣政治因素錯綜交織,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地區熱點和全球性挑戰此起彼伏。

      “我們參與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從服務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切中肯綮。

      中國發展的“快車”,讓更多國家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在當今矛盾重重、沖突不斷、反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動的世界,“一帶一路”倡議贏得廣泛響應、取得超出預期成果。

      當人們用雙腳丈量中國的土地,就會發現:上海外灘的夜霓虹璀璨,貴州山區農村仍沒有路燈“點亮”黑夜;港珠澳大橋似長龍臥波,西部峽谷的村醫還要溜索過河給人看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

      挪威勞動生產率高達18.1萬美元/人,中國僅1.4萬美元/人;瑞士單位能耗經濟產出高達25.6美元/千克標煤,中國僅3.1美元/千克標煤……“我們亟待通過創新挖掘勞動力大國的潛力”中國戰略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武夷山說。

      專家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三大特點。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濟結構逐步優化升級;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城鄉間、區域間的發展差距逐步縮小;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日益增多;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

      “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引領下,中國在低迷的世界經濟中創造了耀眼的經濟增長亮點。”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如是說。

      時代在變,民生訴求也在不斷提升。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中國執政黨的鄭重承諾。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而今,人民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多元化、多層次的特征。

      “中國人口多、底子薄,每一個民生問題都是‘世界級’難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說,全面建成小康的過程也是不斷破解民生難題的過程。

      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八個更”為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和著力點。

      抓住新機遇 迎接新挑戰

      山西呂梁,這里山大溝深,十年九旱,是中國最貧瘠的土地之一。

      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風塵仆仆來到這里,“如約”走遍了全中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在這里,他發出堅強有力的動員令——“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完成的任務,全黨同志務必共同努力。”

      中國脫貧目標相當于4年內要實現阿根廷全國人口的農村貧民脫貧,平均每天3萬人!

      “中國最貧困人口的脫貧規模舉世矚目,速度之快絕無僅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前署長海倫·克拉克說。

      “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黨中央作出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一重大判斷以來,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情國情不斷變化,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也相應變化。

      ——國際金融危機破壞了世界經濟增長動力,新的自主增長動力沒有形成,世界經濟增長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帶動力減弱,我們利用世界經濟較快增長加快自身發展的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必須更多依靠內生動力實現發展。

      ——主要國家去杠桿、去債務,全球需求增長和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抬頭,市場成為最稀缺的資源,利用國際市場擴張增加出口的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必須把發展的立足點更多放在國內,更多依靠擴大內需帶動經濟增長。

      ——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發達國家推進高起點“再工業化”,發展中國家加速工業化,利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原有比較優勢的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必須加快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權威人士指出,如果到2020年我們在總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標,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嚴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

      施芝鴻說,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間緊任務重。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

      防范風險,中國社會多樣化,發展極不平衡;精準扶貧,人對人,村對村,一個都不能落下;污染防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會付出更大的代價。”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

      用最嚴格的制度、最有力的舉措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綠色更有活力。一場關乎億萬人民福祉、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綠色變革,已經開啟征程。

      必須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巨任務,前進道路并不平坦,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挑戰依然嚴峻復雜,我們需要奮發圖強。

      創造新氣象 開辟新境界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越來越美好的發展前景,不僅給中國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也給中國人民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尊嚴和自信。

      伴隨著中國經濟年中答卷緩緩鋪展,超預期的經濟數據讓世界對中國再次充滿信心。

      正如德國《世界報》所言:“多年來一直有人預測中國經濟衰退。現在,中國經濟火車頭正開足馬力馳騁。”

      強勁的“經濟韌性”、蓬勃的“中國動力”,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中國方案”。

      延續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保留住經濟的韌性至關重要。

      2017年上半年,我國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水利管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教育等“短板”領域的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6%、17.5%、14.7%和17.8%,均明顯快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持續發展,勢頭不減。”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整個市場的供求關系在不斷改善,不斷優化,趨于平衡,市場信心不斷增強。

      中國發展事關世界人民利益,英國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資深研究員馬丁·雅克認為,當前中國改革進入新階段,發展進入機遇期。

      隨著改革深入推進,中國創業創新環境持續優化,發展后勁更猛、底氣更足,中國經濟增長的含金量穩步提升……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加快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發展方式,這樣才能建成高質量的小康社會,才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更為牢靠的基礎。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今天的世界,國際形勢正發生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今天的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全面向前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信心無比!

    ?

    相關鏈接: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之一
    習近平就巴塞羅那恐襲事件向西班牙國王致慰問電
    辛識平:習近平貢獻消除貧困的中國方案
    習近平會見鄧福德:為中美兩軍關系積累正能量

    ?

    相關鏈接:
    習近平會見鄧福德:為中美兩軍關系積累正能量
    辛識平:習近平貢獻消除貧困的中國方案
    習近平就巴塞羅那恐襲事件向西班牙國王致慰問電
    [來源:新華社] [作者:錢中兵]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