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逐年下降
降本增效 加強收費清理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27條政策措施,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著力營造物流業良好發展環境。這是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之后,再次就物流降本增效發出的重要文件。這份文件提出了哪些具體的政策措施?對促進物流行業轉型升級、降本增效有何重要意義?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
各環節稅率未統一,證照辦理審驗重復繁瑣
“物流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賀登才說,201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達11.1萬億元,占GDP的比率為14.9%,雖連續五年保持下降,但仍有較大潛力。我國公路貨運量、鐵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快遞業務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物流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物流供給質量逐步改善,但仍有“短板”。在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成本趨緊的情況下,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對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整體上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意義重大。
近年來,我國物流業降本增效取得階段性成果。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呈逐年下降態勢,2013年為18%,2014年16.6%,2015年16%,2016年下降為14.9%。雖有產業結構變化和統計數據調整的原因,也顯示出物流降本增效取得了積極進展。但與實體經濟要求、形勢發展變化、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物流業經過多年快速發展,也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遇到許多深層次問題和矛盾。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調查,業內企業反映強烈的政策問題主要有:“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后,物流業主要是公路貨運企業稅負增加的問題尚未有效解決;個體運輸業戶無法在異地代開增值稅發票;物流業各環節稅率仍未統一;貨運司機及運營車輛證照辦理、審驗及檢驗、檢測重復繁瑣,公路執法行為不統一、不規范,通行費收費標準偏高等;電動三輪車快遞配送限制較多,影響“最后一公里”通達等。
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應從企業和政府兩方面發力。企業應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經營策略,采用新技術、新模式,提高運作效率和效益;政府應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降低制度性成本是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著力點
《意見》提出的27條政策措施針對性強,基本上涵蓋了當前企業反映的主要問題,重點突出,切中要害。特別是這些措施瞄準多年來累積的“老問題”,提出了新的政策措施,“干貨”比較多。
“降低制度性成本是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著力點。”賀登才說。《意見》提出:做好收費公路通行費“營改增”相關工作、加強物流領域收費清理、著力解決“亂收費、亂罰款”等問題、加強對物流發展的規劃和用地支持、加強和完善一批國家級物流樞紐、拓展物流企業融資渠道、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等。對政策措施,《意見》都明確提出了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物流業涉及領域廣、管理部門多、協調難度大。《意見》對那些條件不太成熟、暫時徹底解決有困難的問題,也提出了目標和路徑。如,統籌研究統一物流各環節增值稅稅率、科學合理確定車輛通行收費水平、開展倉儲智能化試點示范、加強數據開放共享、建立健全物流行業信用體系、探索開展物流領域綜合改革試點等。“業界迫切期盼各有關部門按照‘物流27條’提出的部門責任分工,抓緊落實到位,真正收到實效,增強行業企業以及廣大從業人員的獲得感。” 賀登才說。
?
?
?
相關鏈接:
房地產降溫會否拖累GDP?官方回應三大經濟熱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