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6年是共享經濟的元年,2017年可以說是共享經濟的爆發年。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的大爆發之后,共享雨傘也將在互聯網之城杭州的大街小巷開花。
8月19日,浙江摩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簦公司)創始人賈勇在杭州宣布,未來一個月內將在深圳、杭州各投入摩簦共享雨傘各3萬支,智能樁各1500個。隨著摩簦傘強勢進入共享傘市場,杭州的共享傘“戰場”硝煙再起。
但共享雨傘商業模式飽受詬病——用戶如何便捷地借還傘,平臺如何實現對散落街頭雨傘的高效管理,公司又如何從低頻用戶上實現盈利?
摩簦傘不是第一個共享雨傘品牌。在此之前,因為回收困難,共享雨傘往往以一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出現在公眾視野。如今年6月媒體報道的約有5萬把共享雨傘現身杭州街頭,分布在火車站、地鐵站、商場等區域。市民通過手機掃描、身份認證等步驟,可解鎖雨傘。可是,僅一天就遭城管“下架”。
對此,賈勇告訴記者,摩簦不希望在社會“野蠻生長”,“共享模式只是驅動內核。它首先是一個文化產品,有溫度,有親和力。我們不是以入侵的姿態進入這座城市,而是真正地融入城市。”
??? “活力摩簦”全球發布會杭州站現場 王遠 攝“這是一套好借好還的共享傘系統。”賈勇在介紹摩簦傘時,首先提到這一點。賈勇介紹,每一支雨傘都有對應的ID及GPS定位,“你從樁上拿,從樁上還,也就是說這支雨傘不是在用戶手上就是在樁上。”
摩簦公司CEO易新宇則認為,摩簦的共享模式就是依賴于規模化的大數據,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它的關注本身在于用戶。據賈勇透露,在接下來的摩簦將全面開放第三方開發平臺,歡迎全世界的設計部愛好者參與摩簦傘的設計,并且與被采用設計的設計師一同分享租金帶來的收益,創造從人人共享到人人共創的創新之路。
發布會上,賈勇表示摩簦的“一城一公益”計劃同步正式啟動,每座城市都將會有摩簦的合作公益伙伴。而在杭州,摩簦將楊綾子學校自閉癥孩子的畫作搬上傘面,并發行9000把公益傘,公益傘收益的50%將捐贈給楊綾子學校,另外50%將用于成立摩簦公益基金,定向透明捐贈給特殊人群。(完)
?
?
?
相關鏈接:
瓊海開放143個免費共享洗手間 將把地點信息傳輸到地圖系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