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時被6歲男孩拿手機拍照 要求刪照片時起爭執
“強烈呼吁公共場合多設立母嬰室,性教育課程早日入校園。”8月19日下午1點07分,長沙市民柏女士發了一條很長的朋友圈,里面詳細講述了她上午經歷的尷尬遭遇: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留觀室內給孩子哺乳時,被6歲小男孩拍照,阻止過程中還與對方家屬起了爭執。8月20日上午,電話那頭接受采訪的柏女士仍有些委屈,“我有我的顧慮,也不想激化矛盾。”
8月19日上午10點左右,柏女士帶著5個月的女兒來到洪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疫苗,打完之后孩子哭鬧不止,柏女士便將孩子抱到留觀室進行哺乳。可就在哺乳期間,一名6歲左右的小男孩突然沖了進來,直接拿起手機對著柏女士拍照。
“連續拍了好幾張,然后轉身就跑,”柏女士表示,不知道男孩拍照是出于什么樣的心理,同時也擔心對方把自己哺乳的照片泄露出去,便一邊喝止男孩不能拍,同時讓一旁的婆婆去追趕。因為心急,柏女士的婆婆追上男孩后,抓著他以防其跑開,并將男孩手里的手機一把搶了過來。怕引起誤會,柏女士當即讓婆婆把手機還給男孩,并試圖尋找男孩的家屬。“然后小孩的奶奶就過來了,說她孫子只有五六歲,什么都不懂。”柏女士稱,“對方說我們嚇到她孫子了。”
但在柏女士看來,對著別人隱私部位拍照是件很不禮貌的事,而且五六歲的孩子也不小了,家長也應該對其有所引導。隨后,雙方就此事產生了爭吵,在現場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都紛紛勸起了柏女士,讓她“沒必要較真,只是小孩子不懂事”。
聽到這番話后,柏女士反而更委屈了,她反問記者,“現場所有人一邊倒的說法,那小孩子會不會也覺得自己沒錯,是這個阿姨太小題大做了?難道能一直把孩子小當作借口嗎?”柏女士認為,六歲的孩子早應該清楚男女有別,更別說拍別人的隱私了。另外,她還提出了自己的擔心,“因為我的孩子是女兒,萬一她以后當媽媽時也遇到類似的情況怎么辦?”
進展
男孩家屬已將照片刪除
8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洪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確有此事,因為事情發生在三樓留觀室內,直到雙方起了沖突醫護人員才趕到現場詢問情況。“小男孩的家屬就是覺得對方嚇到孩子了。”醫護人員鄭醫師稱,雙方都是帶孩子來打疫苗,小男孩當時拿的是其奶奶的手機,“具體開始的情況也不是很清楚,周圍人也一直在勸,說小孩不懂事,但是雙方情緒都挺激動的。”
鄭醫師介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樓就設有母乳喂養室,“可能當事人不是很清楚,也可能是小孩哭鬧比較急,就直接在留觀室哺乳了。”最后小男孩家屬將手機內照片刪除,警方也趕到現場進行協調。
延伸
家長該如何做出正確引導?
針對柏女士的疑問與擔憂,記者采訪了長沙秋實教育咨詢中心主任、心理專家丹妮,她認為遇到這樣的情況,被拍者、男孩家長都應多溝通,也提醒其他有小孩的家長作出正確引導。
1.先疏導不良情緒,再跟孩子講道理丹妮表示,從年齡來說,男孩沒有成人思維這么復雜,他拍照可能只是單純的好奇或者好玩。經歷這件事后,拍照的小男孩可能也會覺得委屈,建議父母先做一下情緒的疏導,讓男孩講出來當時的想法,等到不良的情緒疏導過后再教育。“把道理告訴他,讓他理解那個阿姨為什么會生氣。”
2.告訴孩子跟異性交往是有準則的
6歲左右的小孩即將進入小學一年級,要融入一個集體,遇到跟異性交往的問題,家長要告訴孩子是有界限跟準則的。另外,性教育也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方面。6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到了認識性別的階段,家長平時可以通過看一些兒童畫冊、講故事的方式教他認識性別,同時可以告訴他哪些事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3.大人應多溝通,不必過于緊張
丹妮提醒,作為被拍者,當時應多與小孩家長進行溝通。事發后,當事人可能第一個想法就是覺得自己被冒犯,聯想到一系列可怕的事。但冷靜下來覺察,對方不過是一個6歲左右的孩子,小孩的思維沒有成人想的那么復雜,同時也可以自己調節心情,不必過于緊張。
?
相關鏈接:
海口13歲女孩與父母爭執離家出走 五天后警方廣州尋回
瑣事惹爭執 新婚小伙把人打成腦震蕩沒辦宴先被拘
海南小兩口因照看小孩起爭執 男子刺傷"嬌妻"致死獲刑
陜西定邊“環保局長罵縣長”不實 真相為他人爭執
因兩毛錢起爭執 北京一麻辣燙店員圍毆客人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