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2018財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1日-6月30日)業績,該季度公司營收人民幣501.84億元(74.03億美元),同比增長56%。其中,核心電商業務收入為人民幣430.27億元(63.47億美元),同比增長58%。中國零售平臺上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4.66億;移動月度活躍用戶高達5.29億,較2017年3月增長2200萬。
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2018財年第一季度的收入邁進了500億的大關,這是一個新的起點,也是一個新的突破,是互聯網企業的一個標桿。有多少互聯網企業一個季度的收入能夠突破500億人民幣?肯定還是有一些的。此處之所以強調和突出阿里巴巴這個“500億”,是同阿里巴巴的收入組成有關,這也關系到了阿里巴巴的凈利潤。如果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阿里巴巴2018財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則高達140.31億元人民幣。
前幾日,京東發布了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該季度京東凈收入為932億元人民幣(約合137億美元),同比增長43.6%,看起來發展勢頭也是勁猛,可是基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其凈利潤為人民幣9.765億人民幣(約合1.441億美元),同比增長59%。看起來京東的成績也是驚人,不過要同阿里巴巴“140.31億人民幣”的凈利潤額比較起來,就著實顯得不那么起眼了。
根據媒體報道,8月14日,京東股價盤前一度上漲4%。公布第二季度業績后,其股價進入下跌通道,一度跌近8%。截至收盤,京東股價跌3.59%,與之相反,當日中概股以及納斯達克指數均處于上漲態勢。京東相關負責人對此回應稱,股價波動是正常現象。他認為,造成下跌的因素可能是基于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虧損。
單純看數據,可能會影響旁觀者的一些判斷,但是通過市場的表現和實際的結果來看,有些數據卻也是撐不住的。看起來賺了,實際上卻可能是虧了。看起來規模變大了,實際上卻可能是虧損面跟著變大了。
根據京東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集團營銷費用暴漲63%至40.751億元,而上年同期僅為24.950億元。營銷成本的增速超過凈收入的增速,值得反思。或許,京東有更大的一個大布局,但很多人更傾向于是因為其戰略定位的偏差所致。無論如何,京東都應該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阻止這種情況的惡化。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2018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天貓的市場份額在持續提升,截至今年6月30日,天貓實物商品的商品交易額(GMV)同比增長49%,加速鞏固領先優勢。
根據此前市場數據,上一財年天貓的GMV為15650億元,而京東的GMV為6582億元,體量更小的京東應該有更高的提升空間。然而,阿里巴巴2018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天貓實物商品的交易額(GMV)同比增長49%,超過京東本季增速3個百分點。
傲雪寒梅一枝在,跨過山來又逢春。無疑,阿里巴巴也再次用自己的現實成績,為我們澆了一把“雞湯”。不過,看待一個企業的發展,還要看其增長速度。較去年同期相比,阿里巴巴56%的增長速度讓人驚奇。必須指出,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經超過4000億美元,因此阿里巴巴能夠保持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堪稱奇跡。
毫無疑問,電商市場依舊持續繁榮,如果有電商平臺發生了虧損情況,更該從自身找問題。至少,這個市場依舊充滿機遇,仍有很大的空間擴容,還不至于說已經飽和。
(未來網特約評論員 鹿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