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駕駛搞種植叩開致富大門
扶貧政策讓秀英區儒張村貧困戶黃忠良家越來越有盼頭
秀英區儒張村貧困戶黃忠良,今年72歲,家庭的重擔都壓在了黃忠良的二兒子、二兒媳和三兒子肩上,且三人無穩定工作,年總收入也只有16800元。借助精準扶貧政策,黃忠良家庭主要成員掌握一技之長了,獲得了穩定收入;借季節之差,種植不同果樹,擴寬了財富的來源;通過自身的勤奮,眼下的困難逐漸得到解決,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記者?史發梅
學一技之長
“誰不想早日脫貧。”作為家里主要經濟支柱的二兒子黃廣福,今年34歲,育有兩女。他說,早就想做點什么,只是一沒本錢、二沒技術。
為幫助脫貧戶脫貧,市委市政府從貧困戶角度出發,給予了一系列幫扶舉措,包括短期的“輸血”,以及長遠期的“造血”。其中,技能培訓就是長遠期的“造血”幫扶舉措,黃忠良二兒子、三兒子均得到了這項幫扶。
“感謝市委市政府,讓我和弟弟參加了汽車駕駛培訓。”黃廣福說,兩兄弟的培訓費不用自己交,只需去學習就可以了,“之前沒有技術,出去掙錢只能是打打零工,不穩定,地位低下、收入也不高,但去學習又沒有錢。”
黃廣福告訴記者,學成后打算找一份駕駛員工作,他最中意的是永興鎮一家環衛公司,因為公司離他家近,休假、下班的時候,能趕回家干點農活、照顧家人。
據黃廣福介紹,弟弟已拿到駕照,想在海口找一份駕駛員工作。一來因為海口就業機會多,容易找到工作,工資相對來說也高些;二來在海口接觸的人多,可解決個人婚姻問題。但不管怎樣,兩兄弟通過學習汽車駕駛,學到了一門終身受用的技術,只要找到工作,就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錯季節種植
長期“造血”幫扶舉措方面,黃忠良收到了100株黃皮種苗的幫扶,“家里有2畝耕地、4畝林地面積、3畝果地。羊山地區,種不了水稻,耕地只能種點蔬菜自己吃。”黃廣福說,林地沒法用,果地可以用。
目前,黃忠良家種了2畝左右的荔枝。“還有一畝閑置的果地。”黃廣福說,由于有種植經驗,一直想著種植果樹,最終他選擇了黃皮。“種植兩種水果好。”黃廣福說,荔枝不多,需要的人手也不多,摘了隨便就賣了;黃皮熟了也一樣。這樣一來,他和弟弟工作后可輪流回去,既能解決人手不足,也不會浪費了果子。
當然,荔枝、黃皮的日常管理工作就要交給有多年耕種經驗,特別是有荔枝種植經驗的黃忠良。
隨著農業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農產品供求關系已逐步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對黃忠良一家來說,發展果業無疑是一把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多舉措幫扶
除幫扶兩兄弟學習駕駛、100株黃皮種苗,市委市政府還從短期“輸血”舉措上幫扶黃忠良家,包括扶持130只雞苗、兩人上學費用4000元、6只母羊、20頭豬和100支水管、1部噴霧器。“130只雞苗到過年時全都賣完了。”黃廣福說,一只大概賣70元,共賣了近8400元,解決了大米、油、鹽等生活消費。令黃廣福開心的是,6只母羊分別產了仔,到年底這些羊大概值9000元左右。“羊好賣、價錢也好,這是好事。”黃廣福說,當然也要付出很多時間和勞動。
由于貧困戶情況不同,脫貧之路也各有各的不同。黃忠良家的脫貧之路是:家庭支柱學習汽車駕駛,掌握一技之長以獲得穩定的收入;打季節之差,種植不同的果樹,擴寬財富的來源;借力政府的幫扶舉措,通過自身的勤奮,解決眼下的困難。
?
?
相關鏈接:
海南年底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結核病等免費服藥全覆蓋
海口龍華組織觀看電視夜校 有講解貧困戶脫貧信心更足
120只種雞被“認養” 海口永興貧困戶抓住扶貧新“雞”遇
產業化脫貧 海口永興28貧困戶成生態養羊合作社股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