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食藥監總局公布新一期不合格食品抽檢名單。此次抽樣檢驗品種涉及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糧食加工品、肉制品、調味品和飲料等6類食品456批次樣品,合格樣品452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
抽檢結果顯示,蔬菜制品60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水果制品11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糧食加工品97批次,肉制品92批次,調味品27批次,飲料67批次,均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1號店商城內發從食品專營店在1號店(網站)商城銷售的標稱丹東大同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糖醋蒜米,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檢出值為1.6g/kg,比國家標準規定(不超過1.0g/kg)高出60%。
天貓思宏旗艦店在天貓(網站)商城銷售的標稱滄州思宏棗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芝麻棗,霉菌檢出值為3.1×102cfu/g,比國家標準規定(不超過50cfu/g)高出5.2倍。
天貓憨豆熊旗艦店在天貓(網站)商城銷售的標稱安徽省憨豆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生產的圣女果,二氧化硫殘留量檢出值為0.90g/kg,比國家標準規定(不超過0.35g/kg)高出1.57倍。
南寧市展福便利店銷售的標稱廣西賀州市芬芳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皇家梅,二氧化硫殘留量檢出值為0.80g/kg,比國家標準規定(不超過0.35g/kg)高出1.29倍。
針對上述不合格產品,食藥監總局已通報相關省份依法予以查處,并要求河北、遼寧、安徽、廣西等省(區)食藥監局責令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要求河北、遼寧、安徽、廣西等省(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流通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
此外,還要求上海、浙江等省(市)食藥監局責令網絡食品交易平臺對不合格產品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查清入網經營者信息并及時通報相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網絡食品交易平臺所在地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自通告發布之日起7日內向社會公布風險防控措施。
據了解,苯甲酸及其鈉鹽是食品工業中常見的防腐保鮮劑,對霉菌、酵母和細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在腌漬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量為1.0g/kg。苯甲酸及其鈉鹽的安全性較高,少量苯甲酸對人體無毒害,可隨尿液排出體外,在人體內不會蓄積。但若長期過量食入苯甲酸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
?
?
相關鏈接:
食藥監總局抽檢6類食品456批次樣品 4批次不合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