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31部門推37條懲戒措施 房企違規將入黑名單
新華社中國網事?
8月23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房企失信“黑名單”呼之欲出》的報道。文章稱,“蘿卜章”偽造證明、“價外價”哄抬房價、五證不全銷售、違規墊付首付、虛假房源、捂盤惜售……房地產領域違規行為頻現,屢禁不絕。《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為有效打擊房地產領域違規行為,提高違規成本,相關管理部門正在研究包括房企、房地產中介、物業管理企業以及相關責任人在房地產領域開發經營活動中失信行為的懲戒方案,將對房地產違規行為設立黑名單,確定具體的懲戒級別以及懲戒措施。
其中,包括采取限制或者禁止懲戒對象的市場準入、限制取得政府供應的土地、限制“五證”的發放、限制企業債券發行、限制發起設立或參股金融機構以及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創業投資公司、互聯網融資平臺等機構。同時,在審批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期貨公司的設立及變更持有5%以上股權的股東、實際控制人時,將其失信信息作為審批的參考。
“本次黑名單是建立在日前發布的房地產領域懲戒備忘錄的基礎上,為了更好的將該文件落地,相關部門正在研究確定失信行為種類、級別以明確懲戒其行為。”有關人士表示,這將改變目前房企相對于高額獲利來說,違規、違約成本低廉導致頻繁違規的現狀。
7月底,住建部聯合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等31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對房地產領域相關失信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正式確定房地產領域相關聯合懲戒對象與聯合懲戒措施。懲戒對象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物業管理企業。失信房地產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和對失信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從業人員。
中國房地產協會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康俊亮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我國首次對房地產領域失信責任主體延伸至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等自然人,較民商事立法領域還有擴大,足以看到監管者對失信主體懲戒的決心。
另外,康俊亮認為,此次備忘錄簽署方涉及發改委、央行、住建部等31個部門,其基本涵蓋所有開發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需要涉及的部門,促使這些部門信息互通,聯合懲戒,加大落地執行力度,基本可以保證懲戒措施落地不留死角。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在37條懲戒措施里,有多條內容涉及“拿地”和“融資”環節。在拿地階段,限制政府供應的土地取得、限制預售許可證等“五證”的取得、限制重大項目申報的審批、核減、停止撥付或收回政府補貼資金和保障資金、禁止作為政采的供應商、限制參與公共資源交易、停止執行投資等領域優惠政策。
資金獲得方面,失信主體將被從嚴審核企業債券的發行,限制發起設立或參股金融機構以及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創業投資公司、互聯網融資平臺等機構,限制注冊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限制、暫停或取消政策性資金支持。
此外,還將依法對懲戒對象實施市場和行業禁入,禁止懲戒對象在法定期限內擔任相關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已經擔任的依法責令辦理變更登記。將信用信息通報金融機構,作為其評級授信、信貸融資、管理和退出的重要參考依據。推動各保險機構將懲戒對象的失信記錄作為厘定保險費率的參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