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醫聯體建設破解基層醫療技術提升難題,推動分級診療就醫模式形成
居民家門口就可享受高水平診療
海口網8月24日消息(記者李晶晶)以往,瓊山區三門坡鎮的居民若想診斷高血壓類疾病,一是到鎮衛生院用血壓儀量一量,二是到50多公里外的海口市區大醫院抽血檢驗。隨著瓊山區檢驗專科醫聯體的成立,今后,轄區內七鎮四街兩個農場的居民在家門口的醫院就能獲得準確的疾病診斷。
記者了解到,目前,海口正廣泛采用醫聯體模式,突破基層醫療機構技術提升難關,以推動分級診療模式形成,真正實現“大病到三甲,小病到基層,康復回社區”的惠民目標。
醫學檢驗服務外包,提升基層醫院診療水平
23日上午,對照著新增的近40項檢測服務目錄,三門坡鎮衛生院院長吳振雄告訴記者,基層群眾對老年病、兒童生長發育、生殖技術和婦科方面的疾病檢測需求量比較大,但受到設施設備以及技術能力的限制,一直以來,衛生院只能提供最基本的血、尿常規化驗。
記者了解到,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特別是醫療檢驗資源不足是制約海口醫藥體制改革的瓶頸。一方面,大型設備、高新技術和優秀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大醫院,從而造成城鄉醫院、大小醫院檢驗資源失衡。另一方面,由于檢驗設備運行成本高收益低,以及缺乏專業的檢驗人才等原因,致使有限的醫療檢驗資源閑置浪費現象嚴重。
海口市衛生局和瓊山區衛生局經過深入調研,認為醫學檢驗的服務外包是推進醫改、減輕患者負擔的有效途徑,決定借助第三方檢驗機構的力量,建設瓊山區檢驗專科醫聯體。
瓊山區衛生局局長李菁認為,達到這樣一種基層醫院提高診療水平、老百姓就醫實惠、專業機構拓展業務的三方共贏的局面,盡快縮小城鄉醫療差異,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是改革的初衷也是努力方向。
分級診療落地,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
記者了解到,海口作為省會城市,具有醫療資源相對豐富、醫療服務面向全省的特點和優勢,但也存在三級醫院工作負荷過重、二級醫療機構偏少、鄉鎮和社區醫療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
為建立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全市衛生系統在構建布局合理、分工協作的醫療服務體系和分級診療就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此次檢驗專科醫聯體的成立就是我市在醫改中邁出的重要一步,加速了我市在分級診療政策的落地。
今年6月,《海口市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實施方案》出臺,明確今年7月起,組成3個緊密型醫聯體,建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提高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益和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醫聯體的建設能夠有效方便群眾就醫,改善基層醫療資源匱乏的現狀,同時培養基層醫學人才,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醫療服務新模式。”市衛生局局長曾昭長表示,醫聯體建設是促進我市惠民醫療的重要途徑,以滿足群眾健康需求、實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和可及性為導向,力求在改革中使醫療資源的利用最大限度的規范化、合理化,方便群眾就醫并減輕醫療費用負擔。
?
?
相關鏈接:
促進跨境電商業務發展 海南驗放首批跨境電商商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