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紅樹林濕地吸引了大批珍稀鳥類棲息。記者石中華攝
重塑濕地造血功能
市委、市政府把生態建設作為當前海口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等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開展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濕地資源不僅得到保護,且面積逐漸擴大,一批濕地公園、保護小區正在興起。
去年12月,我市委托天澤(濕地)保護技術研究院編制《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全面加強濕地資源保護與恢復,重現“水城”風貌”。今年3月,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通過《海口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實施方案》及《海口濕地保護修復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建設一批國家、省級濕地公園和濕地自然保護區。6月30日,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海口濕地保護走入法制軌道。近來,海口采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的多元系統水環境提升戰略,立足將美舍河打造成貫穿城區南北的重要水生態景觀廊道。如今水清岸綠的美舍河,變身流動的生態長廊,景色宜人的鳳翔公園吸引一撥撥市民游客。“美舍河治理后,環境好了,周邊居民也喜歡去了。”賈恩睿說,在國家和地區政策支持的同時,濕地可持續保護還需要濕地自我造血功能,從保護中帶動經濟效益,帶動產業發展,帶動就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