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故變成人販子 獵網平臺提醒防范冒充公檢法詐騙
無緣無故成了人販子,是不是很委屈?近日,河南的小付就莫名其妙的被誣陷為“人販子”,還被冒牌警察詐騙,損失16萬。全國首個警民聯動的網絡詐騙信息舉報平臺——獵網平臺提醒大家,最近騙子冒充公檢法執法人員實施詐騙出現“拐賣兒童”等新罪名,接到類似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
“拐賣兒童”遭“通緝”假警察唱雙簧詐騙16萬
8月12日,小付接到一通陌生電話,自稱是當地公安局民警,說小付涉嫌在黑龍江拐賣兒童,已經被“通緝”。小付認為是騙子,準備掛電話時,對方卻一字不差的說出了她的家庭住址、身份證號和當地公安局的辦公地址。小付說:“我當時懵了,突然想到之前身份證丟過,懷疑有人冒用身份證犯罪”。
“民警”告訴小付一個公安系統辦案網址,她打開后確實是“通緝名單”,自己拐賣兒童的“犯案”證據都顯示的清清楚楚,小付差點急哭了,趕緊答應“警察”配合調查,對他們言聽計從。
“警察”把電話“轉接”給黑龍江公安。因為要核對嫌疑人的人像,他們讓小付找一家酒店,通過酒店攝像頭遠程監看確認了嫌疑人。接著,“民警”稱案件涉及20多萬黑錢,要小付打開網銀密碼器,核實銀行卡信息,想著只有自己知道密碼,小付照做了,直到電話掛斷,小付都沒有懷疑。但第二天,小付卡里的16萬不翼而飛,意識到被騙后趕緊報警。
新套路陷阱多獵網平臺支招防范
獵網平臺反詐騙專家介紹,冒充公檢法詐騙并不是新騙術。此前,騙子冒充法院、公安局執法人員,謊稱受害者涉嫌販毒、洗黑錢、非法集資以及信用透支負擔刑事責任等,實施詐騙。頻頻見諸報端的詐騙手段讓人們提高了警惕,洗黑錢、涉嫌販毒等詐騙借口往往很容易被識破,因而不法分子又開始編纂新的詐騙借口,套用老騙術,小付遇到的就是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假冒公檢法詐騙。
此外,騙子掌握的詳細個人信息以及量身定制的“通緝網站”在很大程度上讓受害人難辨真假,加之恐嚇式的話語,受害人更容易自亂陣腳,落入騙子圈套。
針對冒充公檢法詐騙套路,獵網平臺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可采取以下措施應對:
1、 收到陌生人發來的網址,可使用360安全瀏覽器的網站名片核實網址安全性,避免誤信虛假網站被詐騙;
2、 公安機關、檢查機關不會通過電話辦案,更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遇到此類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輕信,不轉賬;
5、 如果不幸上當,第一時間報警,或者向獵網平臺(110.360.cn)舉報。
獵網平臺是由北京市公安局聯合360共同推出的,通過互聯網平臺和互聯網技術打擊網絡詐騙犯罪的創新平臺。截至目前,獵網平臺已與全國200多個地區的公安機關建立聯系,協助偵破100多起重大網絡詐騙犯罪案件,涉案金額為1.7億元,打掉了10余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大型詐騙團伙。網民可以通過該平臺向360互聯網安全中心舉報惡意程序、惡意網址、詐騙電話等。網民舉報的每一條信息,都將收入獵網平臺的大數據,為警方破案提供有效的線索。
?
?
相關鏈接:
司改決戰之年看公檢法的“大動作”?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