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原創經典民族舞劇《黃道婆》在哈爾濱上演。記者高鵬攝
8月28日晚,海南歡迎您——原創經典民族舞劇《黃道婆》走進哈爾濱交流演出,這是該舞劇東北巡演的第二站,受到黑龍江省觀眾的熱烈歡迎,整場演出座無虛席,舞劇結束后劇場響起熱烈掌聲,觀眾們久久不愿離開,5名觀眾還自發地為舞劇演出人員獻花。
海南原創經典民族舞劇《黃道婆》在哈爾濱上演。記者高鵬攝
舞劇《黃道婆》演員謝幕時,哈爾濱觀眾紛紛起身鼓掌叫好。記者高鵬攝
原創民族舞劇《黃道婆》講述了宋末元初的棉紡織家黃道婆在海南島生活、學習,改良棉紡織技術并帶回中原的故事,生動展示了黎族的民俗文化和中國古代的紡織文化,講述了黎族、漢族的手足之情。該舞劇于2017年初由海南省歌舞團進行復排,省歌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出演。
“我學習舞蹈4年了,自己在舞劇《黃道婆》中飾演的一位黎族小童,通過黎族小童的服裝變化、面部表情、舞蹈動作等表現黎族對于一年四季不同的感情,我很喜歡自己在舞劇中的角色。”16歲的文昌籍舞蹈演員唐南鵬說,為了表現好舞劇中的角色,向觀眾展現海南風情和黎族文化,在兩個月的排練中,他和其他演員每天平均要排練10個小時以上。
正是所有演職人員的努力、付出,舞劇《黃道婆》在遼寧、黑龍江演出時得到觀眾們極大歡迎和高度認可。“我今天帶家人一起來觀看舞劇《黃道婆》,這部舞劇是一場震撼的視聽盛宴,特別好!”哈爾濱市的觀眾王新宇說,舞劇的演員風格、服裝、道具等方面都非常具有海南風情、黎族元素:椰子樹造型的幕布,扎染機、小紡車等黎錦紡織工具,舞劇中的演員所穿的衣服都是黎族風情的服裝。而且在幾次場景轉換,尤其是最后一幕出現“天涯海角”巨石的道具特別有三亞的特色,他希望今年冬天帶著家人到三亞,感受海南的歷史人文和自然風光。
舞劇《黃道婆》演員謝幕時,哈爾濱觀眾起身鼓掌叫好。記者高鵬攝
“我們看過許多舞劇、話劇等,可以說我們哈爾濱觀眾觀看藝術作品是‘很挑剔’的,這部舞劇《黃道婆》非常震撼,大家都說看不夠,我們今天又來看了。”哈爾濱觀眾徐女士說,她和朋友都是舞蹈老師,27日就到了哈爾濱大劇院觀看舞劇《黃道婆》,當時就感到了非常震撼,舞劇整體陣容好、演員們舞蹈基本功好,而且無論是主演還是群演,他們在舞劇中都充滿感情,讓觀眾情不自禁融入其中。印象中的海南是碧海藍天,在這部舞劇中還看到海南豐富的民族文化,下次去海南一定要好好探訪黎族村寨,了解黎族文化。
據史料記載,黃道婆在崖州也就是如今的三亞居住了37年,她把海南崖州黎族紡織工具與技術帶到內地,并與內地先進的絲、麻紡織技術相結合,改革棉紡織工具,技術領先全世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確認她為“世界級古代女科學家”。目前有學者指出,黃道婆在三亞的作為、用于創新的精神等也是三亞文化事業的一部分,也是三亞文化走向全國的一個代表。
據了解,原創民族舞劇《黃道婆》由海南省委宣傳部、省文體廳、三亞市委宣傳部出品,省歌舞團和省歌舞團附屬芭蕾舞蹈學校創作演出。此次遠赴哈爾濱演出,還得到了黑龍江省海南商會的支持。
舞劇《黃道婆》演員謝幕時,5名哈爾濱觀眾為演員獻花。記者高鵬攝
?
相關鏈接:
海南原創民族舞劇《黃道婆》走進沈陽 受到熱烈歡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