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拉松熱攪動體育旅游,一線城市周邊體育小鎮風起
記者 周慧
8月27日,北京延慶百里山水畫廊森林馬拉松(下簡稱“百馬”)在細雨中開始,約5000名跑者來到延慶小鎮千家街。往返驅車300公里,跑一場半程馬拉松,成為很多北京人過周末的方式,也給小鎮帶來體育旅游消費。
全民健身和國人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體育產業成了香餑餑,體育小鎮成為資本關注的熱點。記者實地體驗北京延慶百馬以及房山等地的體育旅游項目發現,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周邊,體育項目和城市周邊游融合已經成為趨勢,體育小鎮經濟正在自發形成。
城里人的“馬拉松周末”
馬拉松風靡中國,周邊游也成為中國旅游市場增長最快的板塊。
在延慶百里畫廊景區,雨水沒有澆滅跑者的熱情。央視主持人路一鳴出現在賽場上,他還帶了家人提前一天過來,游覽延慶景點。
像路一鳴這樣帶著家人跑馬過周末的人很多,一位北京海淀區的老人告訴記者,他們一家六口都來到延慶,大兒子喜歡跑步,專程來跑比賽。
擔心酒店爆滿,他們提前三周預訂了農家院,6人住宿消費千元以上。這場馬拉松,也促成了他們一大家子的周末郊游。
賽事還吸引了校友會活動,記者看到十余名北京理工大學的校友來到了這場賽事,其中一位校友表示,賽事競技不是目的,跑馬拉松也是一場校友聚會。
曾在延慶區任旅游委副主任的莫廣濤剛在賽場完成了人生首馬,三年前他參與接洽百馬在延慶的承辦。
莫廣濤告訴記者,延慶不僅僅有百里畫廊馬拉松,還有媯水河女子馬拉松、野鴨湖冰雪馬拉松,另外延慶體育賽事還有知名自行車賽、圍棋賽,這里有發展騎行、長跑的賽道和環境。
8月26日下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百里畫廊看到除了運動打扮的跑者,還有全副武裝的騎行者不斷掠過,飛快穿梭在馬路上。
體育小鎮風起
按照北京市對延慶的定位,延慶是北京西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是生態涵養區,承擔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任務,工業類項目控制很嚴格,而生態旅游、體育旅游正在給延慶帶來了新機遇。
以百馬為例,此次來參加比賽約5000人,加上家屬、工作人員大概有7000人到延慶住宿消費。
長壽嶺壽比南山農家院老板老郭告訴記者,他們院子十多間房提前一個月就被預訂。附近另一家農家院老板表示,周邊酒店全部被跑比賽的人訂滿。
8月27日凌晨五點,賽事附近的村子燈火通明,穿亮色運動服的人遍地,很多農家樂提前開業,為跑比賽的人準備早餐。上午11點,跑完比賽的人回城,村里排起長車隊。
延慶馬拉松的火熱,趕上了多重風口。從2015年開始,受居民收入增長、消費結構升級和國家政策利好等諸多因素影響。21世紀經濟研究院的一份體育報告稱,2015年是體育消費的拐點年,首屆百馬也是在2015年開始。
另外,2015年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略,賽事審批權限下放,大眾體育賽事增加,全民參與體育的熱情釋放。2015年一年,全國31省紛紛出臺了體育發展規劃,根據有具體數據目標的27省出臺的規劃,體育產業總規模在2025年將達70448億元。
“地方政府對體育旅游的重視和保障都很重要。”賽事主辦方馬孔多公司負責人艾國永告訴記者,延慶當地很重視這項賽事,當地的交通、食品等部門成立一個二三十人的指揮部,另外活動所在的千家鎮所有的政府人員全部值班,包括守林員、村干部、保潔員等都來了。
延慶體育小鎮趕上的另一個風口,是中國中產階層比例的增加,健康消費習慣形成。
“國家興則體育興,體育旅游率先在一線城市周邊興起。”艾國永表示。在8月份體育總局公布了首批96個體育特色小鎮試點名單中。其中北京、湖北和河北入選數量最多,各有6個項目。
數據顯示,一個城市體育消費實力跟城市GDP成正比,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也自然成為體育消費需求最大的地區,周邊體育小鎮正好填補了這一需求。除了北京,長三角一帶體育小鎮也如火如荼,比如上海崇明區綠華鎮獲批“國際馬拉松特色小鎮”,浙江還有森林運動小鎮、港灣運動小鎮、汽車運動小鎮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體育賽事運營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開發運營體育小鎮是公司目前轉型的重點。他很看好像北京這種一線城市周邊的體育小鎮,隨著城市中產的崛起,體育小鎮可以成為人民集運動、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地區,但目前國內,體育運營類人才稀缺,他們在提前布局和探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