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體育的追夢人。全運會的改革,給了他們一個圓夢的契機。新華網體育推出2017全運會系列報道之“我要上全運·激勵一代人”主題策劃,聚焦這次登上全運會舞臺的群眾項目和體育愛好者。
體育是為了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文由新華網體育龔媛媛編輯,特別鳴謝中國體育報記者蔣亞明。
在首次亮相全運會的19個群眾比賽中,太極拳是武術項目中唯一被列入本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的單項。對于參賽者來說,這是一個嶄新、讓人緊張的賽事,也是一個展示自我的、實現夢想的舞臺。
奪冠后,他把全運金牌獻給病中妻子
本屆全運會群眾項目太極拳決賽,湖北選手付稱霸奪得男子武式太極拳46式冠軍。奪冠后,他眼含熱淚說:“感謝我妻子一直以來的理解和支持,這塊來之不易的金牌我要送給她!”
在參加第十三屆全運會前,付稱霸的妻子因病住院,但病中的妻子仍支持他參加全運會。
付稱霸出生于武術世家,半生結緣武術。他曾赴少林寺習武8年,還經營過武館。現在,付稱霸是荊州市社會體育培訓學校校長、市太極協會培訓中心總教練。他的身上,匯集了很多頭銜,國家一級教練、一級裁判、一級武術太極六段、中華武林百杰,這些都是對他能力的認可。
在全運會太極拳項目決賽中,付稱霸第4個出場。他將一套端正嚴密、細膩熨貼的武氏太極拳打得瀟灑飄逸、剛柔并濟,一招一式盡展中國傳統武術的博大精深,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現場裁判打出了9.38分的全場最高分,這也是當日全運會太極拳6個項目中打出的最高分。
付稱霸坦言,習武多年,這次全運奪金也算圓了自己的一個夢想。
在競技體育中有句話,榮譽過后一切歸零。付稱霸沒有沉醉在金牌的榮譽中,他想得更多的還是太極拳項目的普及和推廣。他說,希望通過自己的這枚金牌,能讓身邊更多的人加入到群眾太極拳習練行列中。
20年苦練,55歲終獲圓夢想
能夠站上全運會的舞臺,對55歲的下崗工人蘇靜來說就像“中了大獎”。在全運會太極拳女子組一項決賽中,她憑借出色發揮獲得亞軍。
蘇靜曾是廣西南寧一家皮鞋廠的工人,1999年下崗后靠走街串巷賣廠里積壓的皮鞋維持生活,那時的她還不到40歲。
在賣皮鞋的路上,蘇靜看到一些人在路邊廣場習練太極拳,就動了學習太極拳的念頭,因為她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想把自己的身體練好。這一練,她就堅持了近20年。
拜師學拳所產生的費用,蘇靜沒有底氣承擔,于是她四處打聽免費教拳的地方。后來她加入了南寧市體育局扶持的一個太極拳晨練站點,跟著教練免費學習太極拳。
“晨練點所有練拳的人都是平等的,不會因為誰窮誰富、誰下崗誰有工作而產生差別。”這個學拳的群體讓下崗后處境艱難的蘇靜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和美好,她認認真真地在這里從一點一滴的基本功學起、練起。
日復一日的學習、苦練,蘇靜逐漸感受到太極拳的妙處。過去,她對醫院大樓每一層的科室都了如指掌,但這些年習練太極拳后,蘇靜對醫院已經越來越“陌生”,“我不敢說自己比別人強壯,但至少已經不怎么去看醫生了。”
由于得到市體育部門的支持,晨練點參加比賽的人大多不需要自己花錢。不過即便這樣,蘇靜也不太“敢”參加比賽,因為她“害怕”。例如這次在廣州比賽,雖然最后得到了最高分9.11,但蘇靜說自己上場時其實手都在發抖。
不過,一旦“起勢”,她便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太極世界里。“發慌和害怕其實對我的動作影響不大,因為比賽中很多動作并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多年習練潛移默化后的一種身體本能。”蘇靜說,自己早年邊賣皮鞋邊學太極,南寧很多太極拳愛好者都認識她,遇到賽事,大家都開玩笑“阻止”她參賽,說:“你要參賽我們就都棄權。”
雖然站到了全運會的領獎臺,但蘇靜表示會一切順其自然,“我們不是專業運動員,比完賽該干什么還是干什么。對于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推廣太極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