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形容金磚國家是真誠相待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2017年7月4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會見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媒體和企業界代表時指出:“多年來,中俄秉承睦鄰友好合作精神,樹立了大國、鄰國關系的典范。中俄世代友好、合作共贏不僅是兩國人民的歷史選擇,也是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開放包容世界的現實需要。不管外部環境怎樣變化,我們對發展中俄關系的決心和信心都不會變。”1號線上特別整理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講話中提到的與俄羅斯相關的人、事、物,讓我們重溫這些中俄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故事,并預祝金磚廈門會晤取得圓滿成功。一些熟悉的經典作品我年輕時多次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小說,奧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索契完成了這部著作。傳說普羅米修斯曾經被禁錮在索契的群山之中,索契保留著不少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遺跡,這足以說明索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2014年2月7日,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
中俄兩國都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人文交流對增進兩國人民友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孔子、老子等中國古代思想家為俄羅斯人民所熟悉。中國老一輩革命家深受俄羅斯文化影響,我們這一代人也讀了很多俄羅斯文學的經典作品。我年輕時就讀過普希金、萊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等文學巨匠的作品,讓我感受到俄羅斯文學的魅力。中俄兩國文化交流有著深厚基礎。——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重要演講
2013年3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
我聽說,2012年7月19日,到俄羅斯參加“你好,俄羅斯”旅游交流活動的1100名中國游客,齊聚莫斯科宇宙酒店音樂廳,俄羅斯藝術家為中國游客表演了精彩的節目,當《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熟悉的旋律響起時,全場中俄觀眾共同引吭高歌,勾起了大家心中最美好的回憶。——2013年3月22日,習近平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上致辭一些難忘的人抗日戰爭時期,蘇聯飛行大隊長庫里申科來華同中國人民并肩作戰,他動情地說:“我像體驗我的祖國的災難一樣,體驗著中國勞動人民正在遭受的災難。”他英勇犧牲在中國大地上。中國人民沒有忘記這位英雄,一對普通的中國母子已為他守陵半個多世紀。——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重要演講
庫里申科
中國人民和俄羅斯人民在反法西斯和軍國主義的戰斗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并肩戰斗,用鮮血和生命凝成了戰斗友誼。在衛國戰爭最艱苦的時刻,中華民族許多熱血兒女毅然投身到抗擊法西斯德軍的英勇行列中。毛澤東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作為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坦克連指導員,轉戰千里,直至攻克柏林。——2015年5月7日,習近平在俄羅斯《俄羅斯報》發表署名文章
毛岸英
中國女記者胡濟邦以柔弱之軀全程經歷衛國戰爭,冒著炮火報道了蘇聯人民的堅貞不屈、法西斯軍隊的殘暴、俄羅斯軍民勝利的喜悅,鼓舞了中俄兩國軍民抗戰到底的決心。在為俄羅斯衛國戰爭作出貢獻的中國人中,還有許許多多無名英雄。——2015年5月7日,習近平在俄羅斯《俄羅斯報》發表署名文章
胡濟邦
2004年俄羅斯發生別斯蘭人質事件后,中國邀請部分受傷兒童赴華接受康復治療,這些孩子在中國受到精心照料,俄方帶隊醫生阿蘭表示:“你們的醫生給孩子們這么大的幫助,我們的孩子會永遠記住你們的。”2008年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俄羅斯在第一時間向中國伸出援手,并邀請災區孩子到俄羅斯遠東等地療養。3年前,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兒童中心,親眼目睹了俄羅斯老師給予中國兒童的悉心照料和溫馨關懷。中國孩子親身體會到了俄羅斯人民的友愛和善良,這應驗了大愛無疆這句中國人常說的話。這樣的感人事跡還有很多,滋潤著兩國人民友誼之樹枝繁葉茂。——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重要演講
2009年7月23日至8月12日,第二批中國地震災區中小學生療養團近500名學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兒童中心療養。
一些擲地有聲的話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寫到:“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進的,有時穿過尖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重要演講俄羅斯著名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說過,“如果喪失對歷史的記憶,我們的心靈就會在黑暗中迷失”。——2015年5月7日,習近平在俄羅斯《俄羅斯報》發表署名文章
(本文來源于微信公眾號“1號線上”,“1號線上”是中央電視臺重大主題宣傳新媒體平臺,由總編室宣傳統籌部負責運營。)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
習近平說不要把它搞丟了
[獨家V觀]為啥你的出國游越來越方便?原來習近平作了這些努力!
習近平:建設努力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
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看黨的理論創新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