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環保+城管”執法模式再發力
龍華力爭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環保+城管’執法模式效率非常高,查、拆、治同步進行,獲得了生態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海口龍華區環保局副局長孫發技如是說。近年來,龍華區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干部靠前指揮,上下齊心協力,勇于擔當,在處理環境保護問題方面積累下寶貴經驗,“環保+城管”執法模式就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工業園周邊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蒼西村靠近金鹿工業園周邊地區地處海榆西線和繞城高速交叉口地帶,原本是一塊村集體留用地,過去,不少村民在這里辦起磚廠和養殖場,進行自主創業,隨著全國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和海口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一地區的環境問題日益凸顯。
“以前有3家紅磚廠和10家養豬場,前者已被明確列入應淘汰的落后產能,后者因城市發展變成在城市禁養區養殖。”孫發技介紹,2016年以來,他們聯合區城管和城西鎮政府對該地區展開聯合調查,并對涉及的環境保護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整治措施。
8月31日,記者在這里看到,過去的大型紅磚廠已全部拆除,相對集中的養豬片區也被取締。“以前這里雜亂無章,各種生產活動對環境影響很大。”附近群眾表示,沒整治前,磚廠在這里到處挖土燒磚,不僅破壞了土地,且產生的煙塵很大,周邊群眾深受其擾;養豬場則存在亂排污水等問題,散發的臭味四處飄散。
龍華區采取“環保+城管”執法模式對這里進行全面整治后,與環境保護工作格格不入的紅磚廠和養豬場得以取締,同時兩部門舉一反三,對周邊其他生產企業進行規范化管理,使得這一帶的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環保+城管”發力環境整治
“今年,該地區已有10家企業因違法違規行為,被處罰30多萬元。”孫發技介紹,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地區的環境問題,區環保聯合城管部門采取查、拆、治三個步驟的聯合執法模式,對不符合規定的紅磚廠和養豬場依法拆除和取締,對符合規定但未達到環保要求的企業嚴格規范管理。其中,一家攪拌站因亂排廢水,被依法處以5萬元罰款,一家環保污油脂處理廠因污染防治設施不能正常使用和無密閉措施等問題,被先后處以20萬元罰款。
龍華區城管局副局長周國斌表示,自采取“環保+城管”執法模式后,效果立即顯現出來。“環保部門對污染源調查過程中,一旦發現以違建為載體的污染源,會立即和我們形成聯動,通過依法拆除違建辦法,能快速消除污染源。”周國斌說。
周國斌介紹,今年7月,區城管局先后出動1000余人次和多臺大型機械設備,將金鹿工業園周邊的紅磚廠和養豬場徹底拆除。此外,拆除工作還包括一家環保污油脂處理廠的50米高煙囪,由于煙囪老舊,可能不定向倒塌,給拆除工作造成極大難度,但大家頂住壓力,全面確保了拆除工作的安全開展。歷經半個月的奮戰,共拆除1.9萬余平方米違建設施,對環保違法行為形成了一定的威懾力。
據了解,2016年至今,在龍華區環保和城管部門牽頭下,聯合屬地鎮街、國土、科工信局等職能部門,充分形成執法合力,就環保違法建筑處置問題進行協商和解決,共拆除“小、散、亂、污”企業200余家,這些存在污染問題企業所在的廠房或其它建筑物,均為違法建筑。
力爭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
采訪過程中,現場的龍華區各職能部門人員多次提到“合力”一詞,這正是該區快速有效完成各項環境整治工作的關鍵所在。“只有上下同心,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守護好綠水青山,造福廣大人民群眾。”城西鎮副鎮長林少群表示,在區政府的充分動員和部署下,城西鎮、蒼西村和廣大村民群眾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中。因為思想工作到位,金鹿工業園周邊地區的拆違工作得到了廣泛支持和理解,使得拆除工作十分順利。
正如林少群所說,“合力”正成為龍華區環境整治中的“致勝法寶”,其中除了包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還包括如何形成長效機制,避免一刀切做法的經濟發展理念。為此,龍華區各級領導干部全部靠前指揮,通過實地調查和會商研討等方式,力爭通過環境整治實現生態和經濟效益雙贏。
如8月19日,龍華區環保局就對金鹿工業園中對沒有環評手續的17家生產型企業采取限制生產措施,而對有環評手續的16家生產型企業,則全面支持和鼓勵,促進企業進一步規范化生產;對部分合理不合法的企業,區城管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全力做好企業違建業主的思想工作,向業主宣傳環保政策和知識,爭取業主的充分理解,并積極協調幫助部分業主搬離設施設備,實現和諧拆違。
此外,龍華區對金鹿工業園申請辦理環評手續的企業,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同時指導金鹿工業園安裝污水日處理量200噸一體化處理設備,以滿足入園企業污水處理需求。
通過一系列措施,金鹿工業園區周邊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下一步,龍華區將繼續加大對河道污染企業排污行為和水體周邊污染源的整治工作,真正做到讓市民群眾能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
記者陳延鵬
(海口網9月1日訊)
?
相關鏈接:
譚天星:民心相通要文化和經濟并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