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慧
????日前,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上通報,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對綜合評價好的8省份通報表揚,并在2017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配上給予獎勵;對綜合評價較差且發現突出問題的4省份,約談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對綜合評價一般或發現某些方面問題突出的4省份,約談分管負責同志。這表明,在扶貧考核“指揮棒”引導下,扶真貧、真扶貧、動真格已經成為各界的共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引領下,2013年至2016年四年間,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由9899萬人減少至4335萬人,年均減少1391萬人,創造了我國扶貧史上的最好成績。中國在扶貧方面的努力也贏得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贊許,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中國的巨大成功和在減貧方面所取得的驕人業績對全球產生了積極的“溢出效應”,《經濟學人》也不禁贊譽:“在世界減貧方面,中國是個英雄。”
????成績舉世矚目,但問題也不可回避。隨著脫貧攻堅不斷深入,深度貧困地區和深度貧困問題越發突出,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開始顯現。為趕進度,有的地方患上“急躁癥”,層層加碼,不切實際地逐級往前提脫貧時間;有的地方自認貧困人口不多,脫貧任務不重,犯了“拖延病”。在扶貧工作中,把脫貧工作“文件化”“會議化”“表格化”的形式主義問題還普遍存在,集中資金“壘大戶”“堆盆景”的問題也時有發生。這些現象不僅值得關注,更值得深思。
????真扶貧、動真格就不能怕問題,更不能回避問題。勇于發現問題、坦誠面對問題、切實解決問題,才能切實把“精準”定為扶貧的新坐標。面對剩下難啃的“硬骨頭”,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撒芝麻鹽”,而要由“大水漫灌”轉變為“精準滴灌”,真識別、準識別,進而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要按照“六個精準”的要求,因村施策、因人施策,實現扶貧的“個性化定制”。
????真扶貧、動真格就要亮明政策立場,褒貶鮮明,以從嚴考核倒逼真抓實干。要在干部考核、選拔上樹立明確導向,對扶貧有實效,脫貧有功勞的干部,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對扶貧考核工作不力、實效不佳的,要督促整改。同時,要對扶貧資金的撥付、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的檢查和審計、稽查,對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揮霍浪費等違法違規問題,從嚴懲處。對扶貧考核結果要進行交叉檢查、隨機抽查,開展第三方評估和省際交叉考核,倒逼各地落實脫貧攻堅責任。
????前不久,筆者在四川南充調研中就了解到,當地扶貧干部每天隨機抽查暗訪,進村入戶,了解民情,發現問題,促進整改。基層干部發現,這種暗訪的形式為脫貧攻堅建立了一種定期“體檢”制度,形成了倒逼機制,促進了脫貧攻堅舉措落細落實。在脫貧攻堅戰中,我們呼喚更多這樣的“實招”,呼喚更多的問題導向,呼喚更大的真情投入,用更嚴格的舉措、更剛性的紀律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確保扶真貧、真扶貧的舉措惠及百姓。
????《光明日報》( 2017年09月02日?02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