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入開展全方位外交,譜寫出中國外交新華章,“一帶一路”倡議,無疑就是其中驚艷的一筆。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第五集《東方風來》聚焦“一帶一路”倡議,講述“一帶一路”的歷史和現實,講述習近平主席作為首倡者的初衷和構想,講述“一帶一路”上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一帶一路”為載體,生動地展現了十八大以來我國的外交理念和智慧。
作為促進全球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東方智慧,它從歷史深處走來,帶著歷史深刻的啟示。2013年,習近平主席開創性地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一帶一路”倡議從規劃走向實踐,從愿景變為現實,成為迄今中國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產品。
4年來,在中國的大力推動下,在沿線各國的支持下,“一帶一路”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資金融通不斷擴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和參與,一大批工業園區、港口等項目拔地而起,絲路基金投資規模超過40億美元,各類絲綢之路文化年、旅游年等人文合作項目百花紛呈……正如專題片中意大利前總理羅馬諾·普羅迪說的那樣:“當年的絲綢之路,是從威尼斯到中國,而現在(絲綢之路)又回來了。”
“一個國家強盛才能充滿信心開放,而開放促進一個國家強盛。”習近平主席的話,道出了創造歷史的規律以及歷史興衰的法則,更指出了關于“一帶一路”乃至世界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開放必須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帶一路”的魅力在“通”,出路在“通”,而一條“五通”的“一帶一路”,足以形成一條“通”的道路、一個“通”的網絡,讓世界的路相通、利相通、心相通。
習近平主席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者,更是這一偉大構想的傳播者和實踐者。“德不孤,必有鄰。”習近平總書記的歷史高度、全球視野、東方智慧、人文情懷,使“一帶一路”倡議的前瞻性和正義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不僅“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熱烈歡迎,積極對接,而且和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道,被寫入了多份聯合國決議中。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一帶一路”,正是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理念新實踐。開放的中國,歡迎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也為世界發展持續注入新活力。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的“一帶一路”,必將推動中國與世界邁向更加繁榮美好的未來!
《光明日報》( 2017年09月03日 02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