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初秋時節,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黃河沿岸沙化草原綜合治理區內,搖曳的柳樹和碧綠的草地讓黃河兩岸充滿了生機。就在4年前,這片土地還是沙土肆虐、寸草不生。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甘肅瑪曲治沙顯成效 牧民自創“土方法”守護草原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9-03 19:12

    ????初秋時節,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黃河沿岸沙化草原綜合治理區內,搖曳的柳樹和碧綠的草地讓黃河兩岸充滿了生機,就在4年前,這片土地還是沙土肆虐、寸草不生。 徐雪 攝

      中新網蘭州9月3日電 (記者徐雪)初秋時節,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黃河沿岸沙化草原綜合治理區內,搖曳的柳樹和碧綠的草地讓黃河兩岸充滿了生機。就在4年前,這片土地還是沙土肆虐、寸草不生。

      近日,中新網記者隨“甘肅省隴原環保世紀行”采訪團走進甘南藏區,關注當地生態環境保護。

    圖為沙地經過治理重新煥發生機。 徐雪 攝

      黃河在瑪曲縣境內流徑433公里,從南、東、西三面環繞而淌,形成了久負盛名的“天下黃河第一彎”。瑪曲草原區成雨條件好,1335萬畝的草場以及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和沼澤濕地,構成了黃河上游完整的水源體系,被譽為黃河“蓄水池”。

      歐拉鄉達爾慶村的牧民卓瑪加布在草原生活了52年,為了守護家園,10多年來,他帶領村民自發治理草原沙化,并將自己60多萬的積蓄拿了出來。

    圖為治理前后的對比資料圖。 徐雪 攝

      “每年5月份,我們就開始植樹種草,看到一片片沙化的草原經過治理重新變綠后,大家都很開心。”卓瑪加布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現在已有100多位村民加入了環保隊伍。

      “牧民們創造的這些‘土方法’十分有效。”瑪曲縣畜牧林業局局長冬寶說,他們把以前建房屋圈舍的老草皮重新利用,放置在沙地里固沙生長。還有一種方法是在撒完草籽的一周后,將一群牦牛趕進去,在踩踏和牛糞的作用下,沙土里重新長出了綠草。

      歐拉鄉黨委書記財布周也見證了牧民們環保意識的轉變,“現在大家看到了治理成果,看到了家園越來越美,都自覺地保護環境,撿垃圾、植草種樹,他們都認為如果賴以生存的草原沒有了,他們也就生活不下去了。”

    圖為沙地經過治理重新煥發生機。 徐雪 攝

      冬寶介紹,目前,全縣沙化草地面積達到80萬畝。其中:裸沙面積12.23萬畝,占全縣草場面積的0.91%;潛在沙化草地面積67.77萬畝,占全縣草場面積的5.8%,主要分布在黃河沿岸的曼日瑪鄉、河曲馬場、尼瑪鎮、歐拉鄉境內,原為黃河古河道,因黃河頻繁改道而形成豐富的沙源,在風力作用下形成沙丘、沙灘和沙化地,部分沙丘已存在500年以上。

      冬寶說,同時,由于過度放牧、氣候變暖、鼠害肆虐等原因,瑪曲草原生態一度持續退化。

      對此,經過多年的試驗、示范和項目實施,瑪曲縣探索總結出了針對不同沙化程度的高寒草原沙化綜合治理技術模式。流動沙丘治理采取“機械沙障固沙+植灌+人工種草+封育”模式和育成草皮全覆蓋模式;中度沙化草原治理采取“封育+人工補播(補植)”模式;輕度沙化草原治理采取禁牧封育模式;潛在沙化草原治理采取輪封輪牧模式。

      2013年至2016年,瑪曲縣實施了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沙化草原綜合治理示范項目,在曼日瑪鄉、歐拉鄉和河曲馬場治理流動沙丘0.45萬畝,治理固定沙丘和重度沙化地1.46萬畝,治理“黑土灘”18.27萬畝,總投資2282萬元。

      2016年,甘肅省發改委下達藏區專項沙化草地綜合治理示范工程,在曼日瑪鄉和河曲馬場治理流動沙丘0.43萬畝,治理沙化草地4.31萬畝,治理“黑土灘”退化草地24.3萬畝,總投資44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3980萬元。

      此外,當地還實施草原獎補政策,轉變草原畜牧業發展方式。目前,牲畜超載率下降了20.3%,天然草場壓力有所減輕,人、畜、草之間的矛盾得到一定緩解。

      瑪曲縣草原監測報告顯示,全縣2016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由2011年的96%提高到98.2%,提高2.2%。全縣中度及以上退化草原面積由2011年的1043萬畝減少到2016年的830萬畝。(完)

    ?

    相關鏈接:

    甘肅古郡敦煌上演搖滾盛宴 引萬人覓成長“共鳴”
    甘肅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普氏野馬族群再添4位“新丁”
    甘肅敦煌與香港實現直飛 飛行時間約5小時(圖)
    甘肅敦煌月牙泉“轉危為安”暫別消亡危機

    ?

    相關鏈接:
    甘肅敦煌月牙泉“轉危為安”暫別消亡危機
    甘肅敦煌與香港實現直飛 飛行時間約5小時(圖)
    甘肅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普氏野馬族群再添4位“新丁”
    甘肅古郡敦煌上演搖滾盛宴 引萬人覓成長“共鳴”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徐雪]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