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民變股民 農房變客房 消費者變投資者
申報“共享農莊”要過7關
海口網9月5日消息(記者光明)從海南省農業廳了解到,根據《2017年海南“共享農莊”創建試點申報方案》(下稱《方案》),“共享農莊”申報主體應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申報項目應符合省域空間“多規合一”總體規劃和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等規劃,并滿足七大基本條件。其中包括與原居地農民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農民轉變成為股民、農房轉變成為客房、農產品現貨轉變成為期貨、消費者轉變成為投資者。
《方案》明確,未受理條件包括:未突出以農為本,農莊布局和業態發展上與農業未能有機融合,以非農業產業為主導產業;不能帶動農民就業增收;不符合產業發展政策;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差,生活生產垃圾、農業面源污染等不能進行無害有效處理;違反國家土地管理使用相關法律法規,違規進行房地產開發或私人莊園會所建設;存在大拆大建、盲目鋪攤子等情況。被認定為海南“共享農莊”的項目,我省將按相關政策給予支持。
七大基本條件
■(一)區位條件優越,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友好,農業清潔生產,農業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治理。資源條件特色鮮明,交通便利,環境優美。通路、通水、通電、通網、通氣“五網”相通,能夠借助互聯網等新技術,建設完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改擴建、新建設完善后,農莊要具有住宿餐飲、休閑娛樂、農事體驗、產品展銷等基本功能,各種設施的安全與衛生要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
■(二)資源特色突出,產業基礎較好。農莊主題突出,各具特色。產業布局合理,比較優勢明顯。主要產品產業規模500畝以上(含帶動農民產業發展規模),農莊核心生產基地面積不少于100畝;年經營收入100萬元以上(扶貧濟困型農莊可適當放寬)。產品質量安全,品牌效益明顯。產品通過無公害或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認證;產品定量檢測合格,質量追溯體系健全;產品有商標注冊,品牌效益明顯高出全省同類產品。農業標準化水平較高,嚴格執行有關產品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普遍應用標準化和生態化技術。優先考慮資源稟賦條件很好、有一定基礎的貧困村,省級及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標準化產業園或示范基地、休閑農業示范點、休閑觀光果園、鄉村旅游示范點、中國美麗休閑農莊、國家現代農業莊園等。
■(三)休閑設施配套,產業有機融合。休閑農業資源區位優勢,能與全域旅游、百鎮千村、扶貧攻堅相結合。休閑園區以農業產業和設施為主,規模不少于50畝,休閑業態功能豐富,休閑設施符合農業行業標準《休閑農莊建設規范》,園區整體環境、功能分區、活動項目、餐飲、住宿、道路、景觀、衛生等配套服務設施完善。
■(四)經營主體明確,管理服務規范。其中企業經營主體須三產融合基礎好,帶動作用突出;財務狀況良好,資產負債率不大于60%;上兩年連續盈余,有帶動農戶、合作入股清單和記錄等。公益性企業條件適當放寬;農民合作社須三產融合基礎好,帶動作用突出;財務狀況良好,上兩年有盈余,有社員入股清單和盈余分配記錄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整合盤活農村集體資產,通過土地流轉或股份合作方式,建立股份合作經濟,讓集體經濟成員獲得穩定的收益。
■(五)農戶積極參與,農民多方受益。經營主體組織引導農民參與建設管理,保障原住農民的參與權和受益權。與原居地農民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農民轉變成為股民、農房轉變成為客房、農產品現貨轉變成為期貨、消費者轉變成為投資者。
■(六)融資機制明確,發展潛力巨大。申報主體自籌能力強,投融資機制靈活,可通過股權、借貸、眾籌、成立或引入產業基金等方式融資建設農莊。同時引入先進要素和社會資本。市縣政府支持力度大,綜合運用先建后補、貼息、以獎代補、股權投資等方式,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共享農莊”創建。
■(七)“莊主”理念先進,運營模式創新。農莊建設發起人及其核心團隊的愿景、使命、價值,具備引領性作用,能提出清晰的產業發展邏輯,有可持續發展的“共享農莊”商業運營模式,有實現其商業運營模式的商業策略,能運用先進的理念、商業手段創建“共享農莊”。
?
?
相關鏈接:
今年海南每個地級市試點建3至5個“共享農莊”
保亭將更好更快地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共享農莊”
昌江力推“共享農莊” 力邀廣州市民“回農村”
八一總場公司擬流轉農村土地建“共享農莊”
以發展“共享農莊”為抓手 建設特色場鎮做強農墾產業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