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參加完“金磚國家創客大賽”后,昆明理工大學的王新凱、王婉岑等幾名同學正忙著進一步改善EyeSee視障人智能導盲頭盔,他們希望在接下來的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天使投資,讓導盲頭盔走向社會,幫盲人“掃除障礙”。
王新凱等人均為“95后”,在大二時因喜好而走進昆明理工大學城市學院電子創新實驗室,跟從高年級學生做watchme(聾啞人智能手表)。去年起,開始著手設計導盲頭盔。
“最開始,我們想做導盲眼鏡,最后還是決定借鑒無人駕駛技術,做導盲頭盔。”王新凱告訴記者,導盲頭盔最初準備搭載攝像頭,但拍照上傳處理過程較慢,就選擇了激光雷達技術。為防止盲人撞到頭部,他們設計成頭盔,幫助盲人“掃除障礙”。
導盲頭盔采用激光雷達自適應變閾值分割算法、自適應蒙特卡洛定位改進算法、LBPT(局部二值模式轉換)人臉圖像識別關鍵點提取算法等技術設計。目前,已經實現了識別、避障和定位等功能。而在EyeSee項目主創團隊里,有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市場營銷、數字媒體藝術等專業學生,他們各自分工負責研究、包裝、調研推廣等工作,不斷完善導盲頭盔。
王新凱說,他們已經無數次改進技術,并多次到華夏中專等特殊學校調研,請盲人試戴,并提意見,以更好地使設計符合盲人們的現實需求。現在他們正在研發“小愛助手”APP,將關心公益的人聚合起來,打造視障人產品生態圈。
目前,導盲頭盔已經獲得了一種智能體感頭盔、一種盲人語音導航定位系統等17項專利,并在泛珠三角全國大學生計算機作品大賽等比賽中獲獎。
“我們也希望在接下來的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能有所斬獲,并獲得天使投資。”王婉岑說,團隊正打算成立公司,專注特殊群體產品研發,將對特殊群體的關愛延續下去。
EyeSee項目團隊指導老師胡寅、李媛媛稱,自2010年起,進入電子創新實驗室的學生關注特殊弱勢群體已經有7年時間。期間,已經有多屆學生參與研發,先后研發出了導盲眼鏡、射頻導航盲道等產品,用現代技術和實際行動關注著特殊人群。“這些研發不但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愛心”。
2010年,經云南省政府批準,昆明理工大學在云南省率先成立了高等職業本科教育的學院——城市學院,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實踐出創新。”昆明理工大學城市學院招就部部長汪斌表示,與一般學院(校)做法不同,城市學院在創新創業方面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培養。接下來,學院將成立創客中心,繼續發展校內大賽平臺,支持師生創新發展。(完)
?
?
相關鏈接:
陜西首屆盲人婚禮紀念慶典:6對夫婦感受七夕浪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