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外賣帶來的大量一次性餐具污染引起輿論關注。9月1日,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原告重慶市綠色志愿者聯合會分別訴被告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三起環境污染責任糾紛的公益訴訟案件。被訴的三家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百度外賣”“餓了么”“美團外賣”的主體公司。
隨著外賣平臺的崛起,“外賣小哥”成了繼“快遞小哥”之后,又一個不少人天天都見的群體。每當飯點來臨,從商務區到居民樓,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資深使用者一個月點十幾次甚至幾十次外賣的不在少數。
日前,重慶綠聯會以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由將三家公司告上法庭,綠聯會認為:外賣訂餐平臺上存在經營模式缺陷,未向用戶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選項,致使用戶在直接點餐的情況下系統會默認為其配送一次性餐具,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和極大的生態破壞。據了解,這在國內尚屬第一起,外賣平臺因環境污染問題被起訴。
根據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等互聯網外賣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三家外賣平臺全國日訂單量約在2000萬單左右。按照每單外賣用1個塑料袋,每個塑料袋0.06平方米計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蓋42萬平方米,大約相當于59個足球場,大約15天即可覆蓋一個西湖。但此前三家平臺對于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均為默認,對于塑料包裝也稍有收費,不符合此前頒布的“限塑令”的要求。張守純表示,原告方主要的訴求是通過起訴推動外賣企業、消費者乃至政策制定者盡快遏制這一問題的蔓延。
根據起訴書,重慶綠聯會要求三家企業公開道歉,同時對于已經造成的環境負擔,要承擔一定的治理責任或者承擔相應的費用。
不過有環保人士認為,外賣造成的環境負擔中,最主要的負擔其實還在于餐盒。記者走訪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發現銷售火爆的外賣餐盒多為PP材質,也就是通常所見到的白色半透明塑料餐盒,環保可降解的玉米淀粉餐盒卻少人問津。
雖然PP材質餐盒原則上可以清洗重復利用,但實際使用過程中,用過的餐盒大多被直接丟棄。隨生活垃圾填埋是大多數城市目前唯一可行的處理方式。然而西安市某相關負責人介紹,PP餐盒的填埋降解需要超過30年時間,帶來的環境壓力巨大,還需要各相關方盡快有所作為,加快外賣餐具的技術創新與使用升級。
?
?
相關鏈接:
外賣小哥夜闖長江隧道 隧道廣播喊話要求停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