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新社發 楊華峰攝??
“要通過海洋科技保證糧食安全,要‘開發利用鹽堿地、發展海水稻’來保障中國和世界的糧食安全。”9月7日在青島舉行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如上表示。
袁隆平表示,水稻是眾所周知的最主要糧食作物,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預計到2030年全世界必須比1995年多生產60%稻谷才能滿足需要。當前每公頃稻田可以一年養活27個人,到2050年則必須提供43人的口糧,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這是嚴峻的問題。”
袁隆平介紹說,世界有9.5億公頃的鹽堿地,亞洲有3.2億公頃,占全球的1/3以上。中國有1億公頃的鹽堿地,其中有2.8億畝可以開發利用,水稻是改良種植鹽堿地的首選糧食作物。
袁隆平說,他計劃在三年之內培育出一個耐海水的濃度在0.3%到0.9%的高產雜交稻,畝產300公斤以上,并希望3年內把它選育成功,最后發展到1億畝海水稻鹽堿地。每畝增產最低300公斤來算可以增產300億公斤糧食,這相當于中國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
袁隆平認為,如果全球有50%的稻田推廣中國這種新培育的雜交稻,全世界有稻田1.5億公頃,其中一半種雜交稻,每公頃增產2噸糧食的話總產量就多1.5億噸,可以多養活4至5億人口,“生產雜交稻和海水稻不僅可以提高糧食產量,保證糧食安全,還對促進世界和平意義重大。”
據悉,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是主要面向東盟和中日韓(10+3)雙向開放合作的創新性平臺,在與東盟地區工商、港口、船舶海工及海洋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平臺作用,促進中、日、韓與東盟各國在海洋、經貿、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贏、共同繁榮。
本屆論壇以“東亞聯通、絲路共贏”為主題,為期2天,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東盟成員國及歐美等36個國家和地區約五百位嘉賓參會。(完)
?
?
相關鏈接:
具有獨特種業科研優勢 海南籌建袁隆平國家水稻公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