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第九小學特色社團活動。三亞市教育局供圖
-記者林詩婷見習記者徐慧玲
9月4日,三亞市教育局與海南中學舉行合作辦學簽約儀式,雙方將共同打造海南中學三亞學校,提升教育發展水平,創建具有區域特色的優質教育品牌。
與名校牽手聯動,共建優質教育平臺,此次三亞與海南中學合作,僅是該市加快教育發展進程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三亞高度重視發展教育事業,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教學方式優化等務實舉措,著力提升三亞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逐漸樹立起具有鹿城特色的優質教育品牌。
軟硬兼具提升教學水平
三亞市教育局電教站相關負責人匡松鶴的辦公電腦屏幕引人注意:屏幕中顯示有多項模塊,包括在線聽課、備課、學生評價、日常辦公等內容,輕點鼠標便能打開與教學相關等不同工作事項,猶如一個資源豐富的“網上辦公間”。匡松鶴稱這一系統為“資源超市”“教育云”,即三亞正重點打造的教育資源平臺。他說,“教育云”將保障教育行業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除了信息化硬件建設,我們也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快教育項目建設。”三亞市教育局局長吳萍介紹,去年三亞市崖城創意產業園幼兒園等4所公辦幼兒園順利建設完成并開園,新增學位1350個。
與此同時,三亞亦重視教學隊伍建設。“我們通過教師培訓、教師支教、開展觀摩課等多手段,促進教學隊伍水平全面提升。”三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鵬程透露,下一步,三亞將啟動“355本土名師培育計劃”,計劃用3年時間,培養30名骨干中小學幼兒園校長(園長)、50名市級學科帶頭人和500名市級骨干教師,搭建多樣、特色、均衡且優質的教育平臺。
打造教育合作創新格局
“三亞教育面臨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等問題,城鄉、區域、校際之間師資水平、教育質量仍存在較大差距。”吳萍坦言。如何破題?三亞通過探索城鄉、跨區等聯動發展,以期開創出教育合作交流的互動格局。2016年,三亞市積極推進教研幫扶工程,加快對農村薄弱學校的教學幫扶步伐。數據顯示,去年高考三亞入圍率為98.5%,比2015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本科錄取率61.34%,2015年提高6.49個百分點。
此外,一系列教育資源“引進來”“走出去”等新舉措亦相繼落地。三亞積極開展與北師大、上海市長寧區在基礎教育方面合作辦學初顯成效。“截至目前,北師大三亞教育實驗學校已增加至15所,通過與上海長寧區教研專家合作,我們還新增成立英語學科工作室等,三亞與優質教育資源間的交流合作日益頻繁。”陳鵬程說。
9月4日,三亞市教育局與海南中學正式簽署合作辦學協議,將打造海南中學三亞學校,創建具有區域特色的優質教育品牌。
如今,在“一區一名校”布局下,三亞已成功引進人大附中在海棠區建設人大附中三亞學校,引進西南大學全面托管三亞市第六中學,多措并舉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對外合作,推動三亞教育科技產業園項目盡快落地。”吳萍說。
構建鹿城特色課程體系
三亞市第九小學四年級學生張俊箖萬萬沒有想到,其所在學校的一次特色航模課程,會開啟他通往“飛向高空”的大門。
今年5月,張俊箖在學校開設的興趣班上接觸到飛機模型,便開始對遙控仿真飛機產生濃厚學習興趣。今年8月,張俊箖報名參加了第十九屆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在“卡博”仿真遙控飛機繞標競速賽上獲得銅牌。
張俊箖并非個例。近年來,三亞著力推進特色課程、特色學校建設力度,積極推動體育、藝術等特色課程、特色社團發展。“我們學校已組建起形體、足球、帆船、機器人等12個精品社團和74個體驗社團,滿足孩子多元的學習需求。”三亞市第九小學課程中心主任林藍介紹。
如今,在三亞不少特色課程設計中,均能見到“鹿城標簽”:南新小學打造足球特色學校,三亞外國語學校推出中華傳統課程,榆林八一小學設立軍事文化特課程,三亞摯慈學校引入前沿的行走課程……此外,海洋文化、疍家文化等特色課程亦相繼推出。
?
相關鏈接:
三亞10家酒店欠費均超百萬元 9月15日前仍拒繳的將強制執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