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市場監督管理論壇設海南專場
國內“大咖”獻策美好新海南建設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法治是重要的基石。”9月8日,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李曙光建議,海南要發揚特區精神,成為法治化營商環境試驗區,建立完善的公司法律體制與司法機制,用良好的營商環境及文化吸引企業愿意來,讓企業留得住。
當天上午,由國家工商總局和海南省政府主辦的2017市場監管論壇,首次設立海南專場地方論壇,包括李曙光在內的多位國內知名專家,以“市場監管體制創新,海南建省辦特區30年先行先試探索之路”為主題,為構筑國際化現代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積極建言獻策。
激發綠色發展活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放眼全球,美國特拉華州是一個值得學習借鑒的樣本。”李曙光說,這個州面積不大,資源也不豐富,卻吸引了一半左右的世界500強企業注冊公司,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具有堪比名企的極高辦事效率,完善的公司法,營商環境一流。
在李曙光看來,作為中國最年輕的省份,海南是個典型的島嶼經濟體,陸地面積并不大,用好用足特區優勢,立足實際對標國際標準,才能構建更完善的法治環境,筑巢引鳳,提高區域吸引力,激發綠色發展活力。
作為國內著名法律學者,李曙光為建設美好新海南給出的建議是:國際旅游島,要充分認識到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深刻意義,從如何保護各種產權、科學設立市場準入門檻、實現公平競爭、實現市場出清、司法保障以及商事制度配套改革等各方面探索,成為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試驗區。
加快建設智慧監管平臺
“海南國際旅游島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心目中的國際旅游島應該是國際之島、數據之島、智慧之島,要達到形象國際化、管理數據化、服務智能化。”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學會理事、京津冀大數據研究中心首席數據專家屈慶超認為,海南要加快智慧監管平臺建設,要建立數據融合中心、應用中心、業務指揮中心等三個中心。
屈慶超表示,需要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以及互聯網數據等各方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和融合,構建企業、自然人和商品視圖,建立監管目標畫像,從而減少監管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同時,結合人工智能,以業務為導向,圍繞分類、分層、定向監管,構建風險探測模型,為精準監管提供支撐。
“市場監管要從傳統靠人力的監管逐步走向依靠科技的監管,從行政監管走向行政法治監管,從政府監管走向政府主導社會共治的監管,從價格平等質量的監管走向多維度的監管。”在海南專場論壇上,國家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管理與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銀溫泉如是建議。
“真正發揮全社會的力量參與監管,打造政府與社會協同監管的體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改革要引導各類市場主體自治,促進市場主體自我約束、誠信經營,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自律作用、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
記者曹馬志
(海口網9月9日訊)
?
相關鏈接:
以色列農業專家Myron Sofer 到訪海南 帶技術為農業發展獻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