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病患身上注真情 手術臺上寫春秋
——記“白求恩式好醫生”白樹堂
?白樹堂一絲不茍地給患者實施手術。
8日,在國務院醫改辦和國家衛計委相關司局指導舉辦的首屆中國醫學人文大會的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盧世璧等50名醫師榮獲首屆“白求恩式好醫生”榮譽稱號。在這份榮譽名單上,??谑腥嗣襻t院心胸外二科主任白樹堂榜上有名。
相對于“中國醫師獎”,“白求恩式好醫生”獎項更強調醫德醫風,要求候選人是來自一線或者基層的醫務工作者,其科研或醫療技術水平在全國醫療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力,目前是全國醫療行業的最高獎項。
7日上午11時許,白樹堂就要動身去北京了,作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好醫生,他一大早趕到醫院,將所有病人的情況再向值班醫生囑咐一遍,才放心出發。
和貧困患者攀親戚的“傻醫生”
家住瓊海嘉積鎮的小青娜今年5歲了,每次跟著父母回醫院復診都頑皮地賴在白樹堂的懷里不愿離開?!昂⒆雍筒貏e親,她知道是伯伯救了她。”回想起兩年前,因為家里實在沒錢,差點讓女兒失去活下來的機會,小青娜的父親蔡建壯還會熱淚盈眶。
貧困患兒沒錢治病怎么辦?攀“窮親戚”,四處為“窮親戚”看病籌錢……53歲的白樹堂從醫34年,從小農村長大的他,深知貧困老百姓看病就醫不易?!跋刃牟〔幌癜┌Y等治愈率低的慢性病,只要手術成功,治愈率很高,不僅能治愈一個患者,還可以挽救其整個家庭。”得知很多患者交不起錢而不能手術后,白樹堂比患者還著急。
為了給患者籌錢,白樹堂多次通過微信朋友圈呼吁身邊的朋友捐款,找過省內媒體幫忙募捐社會善款,還曾帶著媒體記者找企業老板捐助。近年來,靠四處化緣,白樹堂先后為近百名貧困先心病患兒免費“救心”。
但是,隨著需要救助的病患越來越多,白樹堂深知這樣的“化緣”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找一個基金持續資助貧困患者。
2013年9月,他通過朋友輾轉聯系到北京愛佑慈善基金,為我省貧困先心病患兒爭取到免費救治的機會。當年,愛佑基金會派人考察了海口市人民醫院的醫療設備設施和白樹堂的業務水平,決定與??谑腥嗣襻t院展開合作,共同為貧困先心病患兒提供免費救治。作為我省第一個愛佑基金合作項目,白樹堂為海南的貧困先心病患兒帶來了一份長期固定的保障。
為了讓更多貧困風濕性心臟病患者也得到救助,2013年,白樹堂與海南省大病醫療救助基金合作,聯合實施“扶起頂梁柱”——貧困患者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專門救助青壯年貧困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挽救了一個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把患者當恩師的好醫生
“老韓今天出院,希望一切順利;老許雖然不用手術,但還要多注意……”頒獎典禮上白樹堂手里拿著獎,心里裝著一堆事兒。就這樣想著想著,他的思緒又飄回了醫院。
從醫34年了,離開了病人他感覺不踏實。他覺得,每一條交付給自己的生命都是一份最重的責任,再怎么盡心盡力都不為過。獲評為“白求恩式好醫生”,他嚴肅地說:“白求恩對我來說是榜樣,患者則是我的恩師。”
“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卑讟涮檬前浊蠖骶駥W習大潮熏陶出來的傳統醫學生,當年學習的“老三篇”里《紀念白求恩》他一直記到現在?!皩W白求恩的醫術和醫德,為祖國的醫療事業奮斗終身?!爆F在聽起來有些板正的口號,是他當年真實的寫照,也就是這樣的口號激勵著他一路前行至今。
對患者他是出了名的尊重。“患者是師,醫生是學生,我們的成長都是從患者身上來的,一定要尊重患者?!痹诎讟涮醚劾?,“醫患關系”實則是“師生關系”,有事沒事他總愛到病房里拜訪自己的患者“老師”們,觀念一轉換,和患者相處起來反而更加融洽,融洽到40歲生日患者準備了驚喜跟他一起度過,17年前的老患者再入院依然最信任他……
時刻準備上“戰場”的“笨醫生”
如果說白求恩把戰地當成手術的陣地,那么對和平年代的白樹堂來說,手術室是常規“戰場”,而身邊的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是突發“戰場”,這對常年接觸心臟手術的白樹堂來說,更是他最真實的寫照,時刻準備著是他對自己基本的要求。
“那年來了個心臟外傷患者,刻不容緩,我在門診大廳就動了手術?!?010年,白樹堂正在科室里忙活,接到急診電話緊急求援。到了現場,只見患者心前區鮮血直流,已經奄奄一息,白樹堂心想:從門診大廳到手術室還有幾分鐘,患者的情況已經不允許搬動,唯有立即手術才可能挽救生命。于是他當機立斷決定現場手術。決定一出,著實把身邊的人嚇了一跳,當所有人還沉浸在對“現場手術”的質疑時,他已經開始動手搶救,手推車就當手術床,沒有無影燈就拿手電筒頂上,迅速打開患者胸腔開始縫合,小小的針在心臟上舞蹈,一針一針把患者的命縫了回來。
不過,更多的時候,白樹堂還是泡在手術室里,那里才是他的主“戰場”。最多的時候,他一天要做6臺手術,手術時間一般在2到3個小時不等,最長的超過12個小時。心臟相當于人的發動機,和其他手術不同的是,心臟手術要關掉“發動機”,接入體外循環機維持患者的生命,心臟停跳時間越長,病人承受的風險越大,手術過程可謂是爭分奪秒。
手術成功了,白樹堂認為只算是完成了治療的50%,剩下的50%還要依靠醫生日夜不停地監護,心外患者的命是“守”出來的,這一點他始終堅信。手術后,白樹堂常常就守在病人身邊,一守就是幾天幾夜,30多年來,白樹堂的守候守回了無數生命。
“沒有白主任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就沒有我老頭的命。”患者老韓的妻子說到這里有些哽咽,自從7月老韓因為冠心病住院以來,在鬼門關門前走了一回又一回,愣是一次又一次地被白樹堂拉了回來。“我只要在重癥監護室外面就能看到他守在老頭的床前,我不在他還在?!崩享n妻子記得,丈夫在重癥監護室40天,白樹堂一直守在病床前,隨時準備搶救,直到丈夫脫離危險。
34年來,白樹堂已經記不清多少條生命是他用所謂“笨辦法”給“守”回來的,術前精心準備,術中一絲不茍,術后嚴防死守,這已經變成了他的“生命三部曲”,每一個患者是不同的樂章,無論有何變奏,最后總能演繹成生命再次綻放的美麗。
記者 李晶晶 文/圖
(海口網9月10日訊)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