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黨委政府負總責、環保部門監管、相關部門齊抓共管、企業主動守法、公眾參與
三亞舉全市之力形成環保多元共治格局
近一個月來,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移交我省的群眾舉報件中,來自三亞的舉報件總體偏少。記者梳理發現,截至9月8日,三亞市共收到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件129件,平均每天4.4件。
作為一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不斷擴容、人口急劇流動的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三亞如何平衡好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這桿秤?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走訪三亞尋找答案。
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結合
全面自查,環保“持久戰”早已打響
九月初一個炎熱的下午,在三亞市鹿回頭廣場一側的榆亞大道上,直徑達2.2米的污水主干管“躺”在新挖開的坑道里。幾名工人正忙著焊接加固,打算趕在“十一”國慶假期前,完成紅沙污水處理廠配套主干管網及泵站工程項目第一標段的作業任務。坑道外是鐵皮圍擋,灑水車一天要來回兩次。“現在三亞重視工地文明,對施工時間、噪音控制、工地揚塵方面都有嚴格要求。”項目現場調度胡金彪告訴記者。
這只是三亞開展生態修復系統工程中的一個剪影。這項系統性工程,早在2015年就已啟動。2015年起,三亞舉全市之力實施“雙修”“雙城”建設,修復山、海、河生態,并打響城市修補“六大戰役”,尤其在消除三亞河黑臭水體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到2016年底,全城廣泛開展“創文鞏衛”工作,至今投入了6.57億資金用于道路、公廁、垃圾中轉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并通過網格員巡查管理、志愿者宣傳帶動、臨街商鋪簽訂“門前三包”協議等形式,使文明衛生意識深入人心。
諸如這般,三亞早早打響多場城市環境保衛“持久戰”,力促標本兼治,提前消化了大量歷史留存的、群眾投訴較多的污染問題,有效鞏固提升了環境質量。
今年6月,三亞召開專題會議,將年初以來自我排查出的53項94個環境突出問題再強調、再攻克,將問題列出清單、倒排工期,壓實到責任單位,實行銷號管理,進一步將問題解決在前。
同時,三亞的環保執法工作,以嚴管重罰治出成效。2017年1至8月底,該市環境違法案件立案53宗,罰款近2000萬元,尤其是對三亞河兩岸的環境污染違法行為進行頂格處罰,以重拳打擊倒逼生產經營者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現在沿三亞河散步,聞不到臭氣了,時常還能看見白鷺在水面飛,關心的問題得到解決,大家的投訴自然就少了。”對于三亞環境污染舉報件數量偏少的原因,三亞市民鄭雅麗這樣認為。
建立長效機制
環保行政責任已納入干部考核指標
中央環保督察工作,對三亞來說是生態治理工作的又一次全面“考核”。鹿城答卷如何?
截至9月8日,三亞接到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的群眾舉報129件,已反饋群眾舉報件98件,其中屬實50件,部分屬實40件,不屬實8件,已辦結40件,為此約談8人,問責14人,立案偵查1人。
同時,三亞自糾自查所列的問題清單中,多個問題的整改取得了明顯進展。如半山半島帆船港續用海手續已辦理完畢,國家級珊瑚礁保護區內人群活動痕跡已基本清除,其他需常態化整治的問題,也已制定了專項方案。
“大考”將過,但三亞的自我加壓并沒有結束。不僅“雙修”工作提前邁入2.0升級版,今年6月印發的《三亞市推行環境保護行政責任制實施辦法》,也將持續釋放環境保護的長效動能。該辦法將履行環境保護職責情況,納入干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中,作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參考,也助力鹿城環保治理走向“久久為功”。
三亞市生態環境保護局局長季端榮透露,下一步,三亞將研究制定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制度,以及三亞市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辦法,厘清各級各部門職責,形成“黨委政府負總責、環保部門統一監管、相關部門齊抓共管、企業主動守法、公眾積極參與”的環保多元共治格局。
在這一主流格局之外,三亞還將加快培育和提升環保組織的專業能力,通過獨立開展環境調研與監督,及時發現環保部門監管盲點,促進地方政府環保治理走向進一步完善。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并不沖突,但在短期內肯定會有矛盾,只有領導班子下決心治理,敢于犧牲一定的經濟發展速度,舍得投入,才能真正實現綠水青山與經濟發展的雙平衡。”季端榮說。
?
相關鏈接:
孩子們手工制作“環保愛心” 感恩老師教誨
儋州整頓多宗噪聲大氣污染問題 引導種養戶、經營者簽訂環保承諾書
屯昌問責五起履行環保職責不力問題
河北文安“脫污記”:賣別墅搞環保 治污后效益增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