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益屢現“爆款”為何網民愿意買賬?
花一塊錢“買”幅來自特殊人群的畫作當屏保;在網上養一棵虛擬的樹,就有人負責種上一棵真樹……互聯網不斷涌現公益“爆款”項目,全民公益似乎正在線上平臺迅速實現。
廣州市民王女士最近半年迷上一個叫“螞蟻森林”的活動。通過步行、地鐵出行、網絡掛號、網絡購票等行為,可減少相應的碳排放量,用來養一棵虛擬的樹。這棵樹長大后,相關產品項目的“生態伙伴”會在現實某個地域種下一棵實體的樹。據“螞蟻森林”項目的產品經理透露,截至今年8月底,該產品用戶已超2.3億,累計種植真樹1025萬棵,累計減排122萬噸。
該互聯網爆款公益項目,不難令人想起不久之前的“小朋友畫廊”活動。這個最低只需花1塊錢,就可“買”下患有自閉癥、智力障礙、腦癱等病癥的特殊人群畫作的活動,只用了幾個小時就集齊善款1500萬元,參與人數超過581萬。
為何這些互聯網公益活動,能吸引如此多用戶參與?
涂鴉、玩游戲、點贊、攢能量、捐步數……這一系列簡易又有趣的行動,可以令許多用戶幾乎零門檻參與,這是網民樂意“買賬”的重要原因。
有網民就表示:“參與這些活動,讓我感到參與公益原來可以這么簡單,又能收獲快樂與滿足感。”由此催生的一系列互聯網“爆款”公益活動,使得全民公益屢屢迅速實現。
CSR(企業社會責任)思想實驗室創始人呂建中表示,面向移動端的互聯網+公益,正使科技在推動社會進步中釋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和效率,讓公益向著多個維度迅速發展,也為跨界創新提供了開放的土壤。
?
?
相關鏈接:
喜迎十九大| “三駕馬車”拉動海南互聯網產業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