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開幕
行業精英聚無錫,共議前沿熱點話題
為期四天的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暨世界物聯網無錫峰會,9月10日在江蘇無錫啟幕。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路精英、企業和機構代表齊聚一起,將重點圍繞智能制造、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前沿和熱點,進行深入的討論,旨在推動技術、知識、信息、資本、人才等創新資源在全球范圍加速配置,促進全球物聯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共同迎接新技術引領的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
記者了解到,本次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科學技術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大會,以“物聯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顒涌傮w框架為“1+10+1+1+8”,即1場主會議、10場高峰論壇、1個物聯網應用和產品展覽展示、1場智慧城市國際會議以及8場系列活動,參會企業超過5300家,參會嘉賓超過9000人。其中,國內外院士39人,國內知名專家學者242人,國內外著名企業家及企業高管4579人,國外智庫學者和物聯網領域領軍人物131人。
值得一提的是,10場高峰論壇涉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窄帶物聯網、傳感器及智能化系統應用、智能交通與車聯網、大數據、信息安全、智慧環保、智慧健康、智慧體育,幾乎涵蓋當前物聯網發展的所有重要領域。
健康物聯網亮相,“智慧運動”將應運而生
科技日報無錫9月10日電 (實習生何彩儷記者張曄)“一條龍服務”體測機器人、智能共享跑步機、AR教練系統……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開幕之際,“私人醫生”“虛擬教練”“共享AR教練”等一些健康物聯網技術亮相。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人們在預防上多投入1元錢,治療上就會少花8.5元。當前我國7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現已確診慢性病患者近3億人,大部分處于久坐、缺乏運動的狀態。然而,受制于運動方案的缺失、空氣污染加劇、運動場館不足、時間碎片化等因素,戶外健身難以企及。
在這一背景下,大象健康物聯網智慧運動共享器材項目應運而生。用戶使用智能“貓博士”體側一體機器人采集個體數據到個人數據空間,運用人工智能系統生成運動健康處方,再發送到云服務器,并傳輸到各場館、社區、家庭、個人的終端設備,用戶按照運動處方進行“共享AR教練系統視頻教學”,使用智能運動器材對運動中形成的各種數據收集到大數據中心,形成二次優化的健康處方。
據悉,“貓博士”體側一體機器人由大象科技聯合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俞夢孫院士團隊研發出的數據采集智能終端??梢蕴峁┥砀?、體重、血壓、心電、體脂率、體水率、骨密度等數據的一體化采集方案。采集到個體數據后,將會形成個人數據空間,運用人工智能系統生成運動健康處方,再發送到云服務器,并傳輸到各場館、社區、家庭、個人的終端設備。
發布會現場,一款智能共享跑步機同樣讓人眼前一亮。它配備有共享AR教練系統,“虛擬教練”全程為用戶服務。用戶只需要通過智能設備采集到生理參數,系統會根據用戶數據生成相應的個性化運動處方,用戶掃碼打開視頻設備,便可以跟隨運動處方視頻進行訓練。“虛擬教練”還會通過動作捕捉、分析、計算來為用戶實施糾錯和評分,讓運動更加科學化。
安全問題凸顯,專家呼吁發展擬態防御
科技日報無錫9月10日電 (記者付麗麗)“當前,網絡空間的基本安全態勢是‘攻易守難’。其根本原因在于網絡空間存在基于未知漏洞、后門等泛在化的不確定威脅,且缺乏徹查的科學與技術方法。擬態防御是解決網絡空間不確定性威脅的新途徑。”10日,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信息安全高峰論壇暨第十屆信息安全漏洞分析與風險評估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說。
當前,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物聯網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美國新公布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認為,到2045年,保守預測將會有超過1千億的設備連接在互聯網上,這些設備包括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家用電器等,網絡安全將成物聯網行業首要問題。
然而,鄔江興介紹,網絡空間的安全問題和現象很多,追根溯源其本質在于未知漏洞、未知后門和未知攻擊。而傳統防御體系存在著基因缺陷,“不斷地亡羊,不停地找短板問題;不斷地挖漏洞,不停地找特征打補丁,戰略上屬于被動防御?!?/p>
“我們要變被動防御為主動防御,也就是大力發展擬態防御。”鄔江興說,擬態防御,是指在主動和被動觸發條件下動態地、偽隨機地選擇執行各種硬件變體以及相應的軟件變體,使得內外部攻擊者觀察到的硬件執行環境和軟件工作狀況非常不確定,無法或很難構建起基于漏洞或后門的攻擊鏈,以達到降低系統安全風險的目的。
鄔江興表示,擬態防御革命性意義體現在將不確定性威脅變換為概率可控的可靠性事件,而且擬態防御的安全性是可測、可度量的。它的系統具有測不準的效應,即杜絕通過試錯的方法尋找漏洞并攻擊擬態系統。
?
?
相關鏈接:
日本調查物聯網機器安全性?以抵御服務器攻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