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臺灣商人在海南 養石斑魚養出千萬財富
洪宜展抓了一條好大的龍膽石斑魚。
一公斤石斑魚魚卵最高賣到7萬元
9月8日,文昌市木蘭灣的海水湛藍清澈。海灣邊的一家水產養殖基地,工人們在魚塘邊上忙碌,在鋪滿黑色膜布的池塘中,龍膽、東星斑、老虎斑等不同品種的石斑魚躍然池內。洪宜展的水產養殖基地讓人大開眼界。
記者在養殖場看到,幾個工人正在與一個“龐然大物”較量。他們要把一條巨大的龍膽石斑魚搬出來,這種魚是石斑魚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洪宜展養的龍膽石斑種魚,大多都是兩三百斤重?!疤亮?。這魚現在也要6個人抬,還是非常吃力。”洪宜展說,費力把種魚抬出來,是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給它們換一個水質更干凈的池塘,以保證它們有一個優質的環境。每當把龍膽石斑魚撈出水,員工都要迅速拿一塊毛巾,把石斑魚的眼睛蒙上,這樣就可以讓石斑魚誤以為自己很安全。
在洪宜展的池塘里,200斤以上的石斑魚有上百條,可他養這些大家伙,卻不是為了賣,而是為了一種體積非常小,每公斤卻能賣到上萬元的東西。這就是石斑魚的魚卵,輕輕用手一捧,就能捧出兩三萬元的價值。而最高的時候,一公斤石斑魚魚卵竟能賣到7萬元。除了最大的龍膽石斑魚,洪宜展的魚場還有珍珠龍膽和老虎斑等十種石斑魚,靠賣魚卵和成品魚,每年的銷售額超過8000萬元。
洪宜展的魚種苗池
母魚能變公魚?不能透露的秘密帶來商機
年輕時,洪宜展跟爺爺在臺灣養過石斑魚。后來他發現臺灣的市場已飽和,便獨自一人漂洋過海,來海南島闖蕩,歷經磨難,做成現在的規模。他先后輾轉陵水、三亞、萬寧等地后,最終選擇在文昌鋪前木蘭灣安營扎寨?!斑@里是海南水質最好的地方,沒有污染,海邊的石頭上還會時而出現野生的海參、鮑魚,非常適合養殖?!焙橐苏拐f他堅信好水養好魚。洪宜展指著養殖池中的龍膽石斑魚和東星石斑魚驕傲地說,這里產出最大的龍膽石斑能有幾百斤重,可以說是他的“鎮場之寶”。
洪宜展認為最值錢的一個池子,里面養著龍膽石斑的種魚。所有池子的種魚加起來,市場價超過3000萬元。洪宜展介紹,龍膽石斑里,能做種魚的公魚特別少。因為龍膽石斑在小時候,是雌雄同體,一般6歲以后才會分出性別,并且大部分最終都變成母魚。所以人工培育時,母魚多,公魚少。可就是在公魚極其緊俏的情況下,洪宜展卻說,在他的池子里,隨便抓一條,就是公魚。那這些公魚都從哪里找來的呢?洪宜展竟然說,這些公魚都是從母魚變的!“我們是用人工技術把母魚變成公的,但這個秘密不方便透露?!焙橐苏剐χf。原來,洪宜展在臺灣時,就見過這樣的先例,用人工技術,讓母石斑魚變成公魚。海南市場上龍膽石斑的公魚數量稀少,他覺得這是一個商機。2006年,他把這種技術,用在了自己的龍膽石斑魚上,成功控制了公魚和母魚的數量,并順利孵化出了魚卵。
洪宜展的水產養殖基地。
綠色養殖追夢的腳步從不停歇
洪宜展說,他的成功來之不易。2014年,超強臺風“威馬遜”席卷海南,給文昌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特別是水產養殖損失驚人,種苗業深受打擊,洪宜展的水產養殖基地在這次臺風中也未能幸免,養殖基地損失了600多萬元。面對被臺風肆虐的殘破基地,洪宜展沒有怨天尤人,他快速組織力量投入災后重建,積極恢復生產,很快就解決了臺風帶來的損失。不僅如此,還帶動當地的養殖業迅速恢復生機。如今,他的魚卵、魚苗等銷售范圍遠擴至馬來西亞、越南、韓國等養殖場,成品魚的銷售以海南為中心銷往香港、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地,銷售額高達數千萬。
“寧愿少出魚,也要保證出最好的魚。”洪宜展說,這是他一直倡導的原則,致力于用生態環保的方式進行養殖,用技術手段克服魚病而非大量使用魚藥。
“用最好的水質,投喂優質飼料,不放藥物健康養殖,這樣的魚,不管價格多高都會有人去消費。”這是洪宜展的商業邏輯。“為了更好地塑造綠色透明的生態養殖品牌,我們推出二維碼追溯設備,掃一掃魚身上的二維碼牌子,消費者就可以全程監控從魚苗到成魚的過程,連種魚是哪些魚、魚吃了什么飼料都一清二楚!”洪宜展談到,利用二維碼互聯網技術,不僅能減少仿冒商品維護公司品牌,提升質量安全,還可以讓消費者獲取產品信息,吃得放心。
?
相關鏈接:
巨型石斑魚比人還高?重約400斤能賣4萬多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