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全球范圍內能研發大型商用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平臺的國家比能造原子彈的國家還少。”不久前,超圖集團總裁宋關福的言論引起熱議。而目前,只有中美兩國還在繼續做大型商用GIS基礎軟件。
一時間,GIS業內從業人員可謂躊躇滿志,對我國GIS自主品牌充滿信心。事實果真如此嗎?
中美GIS軟件并駕齊驅 各有所長
“隨著中國GIS軟件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參與國際GIS軟件技術競爭的強大力量。”9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長徐冠華在2017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上說。作為一個老遙感系統地理信息工作者,他有這樣的發言權。
他表示,在國際競爭中,中美在大型基礎平臺軟件方面有合作,也有競爭,總體上并駕齊驅,各有所長。在面向科研和制圖領域,美國的軟件積累更豐富,具有一定優勢,在云GIS和大數據GIS方面,中美兩國的軟件各有優勢,在三維GIS和跨平臺方面,應該說中國的軟件更有優勢。
的確,宋關福也認為,目前在一些比較傳統和經典的技術領域中,美國的積累時間相對長一些,但是在很多GIS的新技術發展方向上,如跨平臺GIS技術和新一代三維GIS技術方面,中國企業則更有優勢,或者說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準。
宋關福坦言,中國公司的不足就在于品牌和客戶的積累上。的確,也有專家表示,在軟件技術和開發能力上中國和美國差距不大,但國內GIS軟件企業在商業化和國際化方面還稍遜一籌。
GIS軟件關乎國家軟件競爭力
何為GIS軟件?有專家解釋說,傳統GIS軟件一般僅僅指地理信息應用平臺軟件,但隨著地理信息技術不斷發展,GIS軟件概念已經超出了原有概念,包括了從GIS數據采集處理到地理信息應用等一系列軟件,如航空攝影測量軟件、遙感影像處理軟件以及真正意義上的GIS軟件——地理信息應用平臺。
“GIS軟件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性支撐軟件,也許外界認為這樣說可能過重了,但我覺得恰如其分。”徐冠華說。
為什么這樣講?徐冠華表示,人類社會、經濟建設在信息領域當中有80%的信息都和空間位置有關,而對這些信息的管理和應用離不開GIS軟件。隨著GIS技術發展和其他的技術融合,GIS軟件和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涉及國土、規劃、測繪等,可以說已經成為各行業運行的不可或缺的基本保障。
另外,GIS的基礎軟件是科技軟件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在GIS產業鏈當中,有基礎軟件還有應用軟件,基礎軟件一方面向下,管理地理空間數據,另外一方面向上,支撐著各行業的應用系統開發。“說GIS軟件是我們戰略的制高點,還表現在GIS的基礎平臺技術門檻比較高、開發投入大,一個優秀的GIS基礎軟件升級版需數百余年的研發投入。”徐冠華強調。
近年來,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迅猛,GIS基礎軟件和數據采集軟件在國內處于主導地位。而在2000年左右,占領中國市場份額前幾位的都是清一色的國外GIS軟件,到了2015年,中國市場的GIS基礎軟件份額在前四名當中,自主GIS品牌占了三個,其中超圖名列第一。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地理信息產業保持穩定增長、結構優化的發展態勢,產業總產值預計達到5180億元,同比增長18.8%。
多數GIS軟件企業創新能力尚待提高
“盡管我國GIS軟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但不容否認,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認真解決,將會影響中國GIS軟件產業的發展。”徐冠華說。
他認為,我國的GIS軟件企業雖然數量很多,但是創新能力仍顯不足。除少數大企業能夠進軍千萬級甚至上億級的研發投入以外,多數企業因為市場競爭激烈,生存壓力大,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原因,很難保證對創新的持續投入。企業吸收新近技術,比如說人工智能、深入學習時空數據分析和挖掘等等都顯現出能力不足。
其次,GIS軟件產業的市場秩序有待規范。由于當前市場對GIS應用軟件的價值認知不足,導致了低價競標、底價中標等不規范的競爭。
再就是中國的GIS軟件發展過程當中人才培養不足,還不能夠有效地支持產業發展的需求,我們國家GIS的本科數量不少,但不同院校的條件差異比較大,培養的方案、目標也參差不齊,所以有些院校培養的GIS人才不盡人意,跟市場脫節。
“因此,要發展中國GIS軟件,必須繼續堅持創新驅動,走自主創新之路,加快拓展GIS軟件服務業發展,加強數據開放,規范行業發展市場秩序,加快進軍國際市場步伐。”徐冠華說。(記者付麗麗)
?
?
?
相關鏈接:
沃爾沃收購美國Luxe公司 提升數字體驗服務-新華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