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嚴控之下,一邊“打擊”業主,一邊慫恿購房者,甚至幫購房者“借”首付
北京房產經紀人“求生”有術
經過數個小時談判,北京通州區一套一居室的業主同意將售價從240萬元下調至207萬元,雙方即將成交。然而90后購房者卻突然放棄購買,理由是他父母認為房價還是太高。煮熟的鴨子飛了,撮合購房者和業主面談的房產經紀人有些失落。
9月7日晚,發生在鏈家地產通州區某門店里的這次談判,是樓市嚴控之下北京二手房市場的縮影:業主降價售房、買家選擇觀望。靠業績提成獲得收入的房產經紀人們為了求得生存,使出了渾身解數。
“一連好幾天,都沒有看房的人”
9月7日那次談判之后的第三天,鏈家地產通州區某門店里的另一次談判也以失敗告終,理由是購房者首付沒湊齊就過來跟業主面談了。
“一些經紀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碰到有愿意出價的購房者,就鼓動跟業主見面聊。”鏈家地產通州區某門店的房產經紀人張丹對《工人日報》記者說,“見面聊就有機會成交,政策出臺后,業主的心理價位有松動,但是不見面聊,你不知道到底能降多少。”
張丹所說的“政策”指的是北京樓市“3·17新政”。今年3月17日以來,北京打出房地產調控一系列組合拳,包括細化限購限貸政策、遏制炒作“學區房”、整治“商改住”等,房地產市場逐步降溫。
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數據統計,從6月份開始,單月網簽量均跌破1萬套,而3月份網簽量突破2.5萬套。房價也開始下降,到8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均價與新政前相比,回落了10%左右。
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析師朱萬鵬表示,市場進入橫盤期,限購效果已經顯現,北京房產成交量上不去,購房者進入觀望狀態。
市場低迷,房產中介的日子不好過了。云房數據與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聯合發布的7月北京房產中介成交報告顯示,截至7月30日,中介機構數量為3056家,這個數字相比于4月底的3260家減少204家。其中僅有299家中介機構在7月有二手房交易記錄,占比僅為9.8%。
“慘淡的時候,一連好幾天,都沒有看房的人。”鏈家地產豐臺區某門店的房產經紀人竇洋說,他有同事最近2個月一套房子都沒賣出去。
“為了生存,都豁出去了”
“帶看量、客戶評價、業績等方面的考核一個都不能差,否則就會被公司勸退。”張丹說,“在現階段,‘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爭取房源、開發購房者是房產經紀人的兩條“生命線”。《工人日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為了爭取房源,一些房產經紀人在老舊小區的樓道里貼上樓層數字,然后附上身份、電話,試圖挖掘潛在的客戶;還有一些則在小區人流比較密集的地方溜達或散發傳單,必要時進行“宣講”。為了開發購房者,有的經紀人每天打近100個電話推薦房子。
“同行的競爭十分激烈。”鏈家地產朝陽區某門店的房產經紀人顧斌說,一些中介公司為了爭奪購房者,中介費可以調低1個百分點。而為了爭奪房源,一些中介公司的人則在小區里“埋伏”,跟蹤他帶購房者看房的同事以獲取房源信息。“為了生存,都豁出去了。”
為了讓業主和購房者雙方的心理價位達成基本一致,不少房產經紀人兩頭打“心理戰”。“說什么和不說什么是一門藝術。”有約10年工作經驗的麥田房產朝陽區某門店房產經紀人陳石說。
“跟業主對話,要多‘打擊’。”陳石表示,業主的心理價位往往比較高,要從成交量、帶看量等數據入手理性地分析當前樓市的狀況,告知短期看不到回暖的趨勢,著急出售的業主往往就會降價,而其他業主一般都是比照著降價的。
不過,跟購房者聊天則又是一套說法:把個別優質房源遭多人爭搶的個案集中告知購房者,或者將某個特殊時期的成交量爆發現象告知購房者。此外,要把談話內容放到更長的時間軸上,告知長期來看北京房價還是看漲的。陳石說,這些雖都是客觀表述,但剛需客戶往往容易“恐慌”。
為了業績悄然越界
在“豁出去”的房產經紀人中,有一部分人為了業績已悄然越界。《工人日報》記者以想購房但首付缺錢為由詢問了多家中介公司,一些房產經紀人告知可以幫忙“借”首付。
“可以幫你對接銀行辦信用貸,年息5.5%,單身情況下,一家銀行能貸30萬元,已婚情況下,可以貸款60萬元。”我愛我家一位房產經紀人說,不過,這要收取一筆6000元的服務費。
而在北京名下有房的人還可以辦理房抵貸。“產權本人可以貸50萬元,年息4.5%,不上征信。”該名房產經紀人說,“你可以拿這筆錢再去買房,只要還款能力沒問題就行。”
對此,北京市住建委近日表示,有個別經紀人協助購房者以辦理“消費貸”“經營貸”“個人信用貸”“房抵貸”等方式套取資金,作為購房首付。這類行為既不符合貸款發放政策,也違反了北京市房地產調控要求。北京市住建委發布了《關于開展房地產經紀機構違規行為情況檢查的通知》,要求經紀機構及從業人員開展自查。
“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戰術,房產經紀人都是為了生存。”陳石說,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誰都晚;西裝制服在身,微信步數每天過萬,每天像個機器,是房產經紀人群體的真實寫照。
《百萬房地產經紀人生存報告》顯示,房產經紀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僅13%的經紀人學歷為本科及以上。91%的經紀人從業年限不足3年,行業流動性較高。
談及未來,不少受訪的房產經紀人并沒有更進一步的打算,“先熬過這個‘冬天’再說”是多數人的想法。
(文中房產經紀人均為化名)
?
?
相關鏈接:
中國一二線樓市“金九銀十”開局遇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