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圍繞首都“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抓住建設公共文化體系示范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的重要機遇,推動文創產業向規模化、集聚化、專業化、高端化發展,盤活30余個老舊廠房,總面積近200萬平方米,包括北京齒輪廠、京棉二廠等老廠房,都在“騰籠換鳥”的同時實現轉型升級,被贊為:北京朝陽文創,有里有面有范兒。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
從天安門沿長安街一路向東,過了國貿橋不足千米,就是有名的文化創意園“郎園Vintage”。占地2.34萬平方米的“郎園”,建筑面積僅3萬平方米。紅磚小樓星羅棋布,碧綠的爬山虎布滿墻面,前衛的雕塑、時尚的酒吧隨處可見。游走其間,時尚又復古的氣息撲面而來,成為工廠遺存改造的典范之作。
8年前,這里還是一家醫療設備廠,由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被騰退外遷,留下17棟建于四五十年前、仍保留著鮮明工業特色的老廠房。
北京市朝陽區決定將工業舊廠房轉型建設文創園區。“光是改造投資就花了8000萬元,我們的改造理念是修舊如舊,在保護老廠房原有園區格局的基礎上,改造園區的水、電、氣、網等基礎設施,把園區打造成集文化企業辦公、時尚秀場、設計體驗店、創意餐飲等于一體的復合式文化藝術園區。”朝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園區建成后,每年舉行為期一個月的郎園文化節,由于郎園位于中央商務區域,北京市文博會朝陽分會場、CBD商務節和北京設計周的分會場紛紛駐場郎園。現在郎園已入駐文化企業50多家,年產值超50億元,成為長安街東延長線上的“新地標”。
四種轉型模式助力經濟轉型
朝陽區曾是北京機械、紡織、電子、化工、汽車五大工業基地的所在地,老廠房的建筑各具特色,如北京電子城建筑,采用了包豪斯風格和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建筑工藝,已成為不可多得的現代工業建筑珍品,見證了北京工業發展的光輝歷程。
自2000年起,朝陽區出臺補貼、獎勵、貸款貼息等政策,引導工業廠房轉型升級,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目前已形成四種轉型模式,即產權方與專業機構聯合打造的“751模式”,政府投資并運營的“朝陽規劃藝術館模式”,國企自組團隊改建的“萊錦創意產業園模式”,藝術家自發聚集、政府提供管理服務的“798模式”。
朝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老廠房等工業遺存是一個城市工業文明的體現,保護利用好北京工業時代的歷史遺存,也為北京古城歷史風貌增添時代光彩。朝陽區一直在探索盤活舊廠房的存量資源、建設文創園的新模式。在沒有新增一分產業用地指標的情況下,既疏解了非首都功能、提升了環境品質,也加快了“高精尖”經濟結構的構建。
文創企業已達8萬余家
作為北京的新地標,798藝術區開創了國內用藝術改造老廠房的先河。如今,這里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窗口,吸引25個國家和地區的400余家藝術機構入駐,每年舉行藝術活動2000余場次,吸引觀眾超過500萬人次。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朝陽區已形成了以文化傳媒為龍頭,以高端會展、旅游休閑、設計創意、信息服務為主導,以古玩及藝術品交易、文藝演出、時尚消費為特色的多元支撐的產業結構體系,形成了以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為主軸,以奧林匹克公園文化體育融合功能區、大山子時尚創意產業功能區、潘家園古玩藝術品交易功能區為重點,以眾多文化創意園區(基地)為延伸,錯位、融合、協同的空間發展格局。
據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8月底,朝陽區登記注冊文創企業已達8萬家,上市(含新三板)文創企業160家。預計今年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將突破3300億元。
(本報記者 張景華 董城)
?
相關鏈接:
北京朝陽20天拆除20年老市場 將大部分用于綠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