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一個月進入售賣考題高峰期
國家司法考試9月16日至17日將開考,從8月開始,各種自稱泄題、漏題的“能人”開始秘密活躍在各大考試論壇。根據警方辦案經驗,司法考結束后,舉報購買試題而上當受騙的案例將不在少數。
《法制日報》記者今天從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了解到,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前夕,廣州警方就打掉一個特大網絡售賣試題詐騙團伙,刑事拘留41人。
去年9月,廣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接到公安部通報,稱廣州有60余人舉報在網上購買了國家級考試試題,涉及司法考試、會計師、醫藥師和研究生入學考試等,他們最終發現上當,受騙金額數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廣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負責此案偵辦的警官介紹說,廣州網警在廣東省公安廳網警總隊的部署下,發起集群戰役,聯合花都警方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循線追蹤,種種線索均指向一家活躍在花都地區的教育培訓公司。該培訓機構主要通過在各大考生論壇冒充老師宣稱有試題可以出售,或主動回帖相關考生稱可以買到試題進行詐騙。
警方連續加班深入偵查,一定要趕在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開考之前將詐騙團伙一網打盡。
花都公安網警大隊辦案警官介紹說,通過大數據篩查,警方找出近年破獲的非法售賣題庫類案件的全部線索和資料,與該犯罪團伙串并關聯,發現該團伙有從事電信詐騙的重大犯罪嫌疑。專案組人員深入每個可疑的辦公場所偵查,發現其中一處雖已人去樓空,嫌疑人留下還沒來得及清理的痕跡。初步判斷,該犯罪團伙已完成一波作案,轉移陣地準備實施新的詐騙犯罪。
通過深入偵查,專案組初步摸清以張某為首的作案團伙人員構成、分工、犯罪規律等。由于犯罪團伙人員較多,案情重大,9月21日,花都公安分局組織網警、刑警、派出所等部門開展統一收網行動。
專案組部署三路警力同時展開收網行動,抓獲電信詐騙嫌疑人41名,查獲作案電腦63臺、手機98臺、假冒協議書90余份。經過審訊,41名犯罪嫌疑人均對結伙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今年7月,此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被抓捕歸案。目前,41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2016年6月,郭小姐正在準備中級會計師考試,突然接到自稱古老師的人打來電話,說能提供押題率高達80%的考卷,但收費有點貴。
郭小姐慶幸這樣的好事找上門來,雙方在網上簽署了一份虛假培訓合同。郭小姐向對方轉賬3000元,收到對方發來的資料。資料設有密碼,郭小姐再次致電對方,答復是:“怕資料外傳,需交3000元保證金方能查看。”郭小姐如數付款后,拿著對方提供的考題準備應對考試,考完后卻發現自己上當了。
辦案民警介紹說,狡猾的犯罪團伙做完一筆生意后,馬上轉移陣地,更換業務員和公司名稱,電話打不通,QQ拉黑,要維權都不知道騙子是誰、身在何處。上當受騙者均和郭小姐有著類似的遭遇,受騙金額最高者可達數萬元。
據嫌疑人張某和李某交代,他們此前都在培訓機構干過。工作中發現,能提供“考題”的培訓機構生意最好做。
二人熟悉培訓行業套路,于是通過熟人介紹或是網上招聘業務員,組成“餓狼”“雪豹”等多個戰隊,相互競爭。各戰隊通過中介、QQ群等渠道,購買大量大學生和考生信息,進入各大考試論壇,鼓吹手頭有押題率高達80%以上的試卷。
辦案民警說,業務員都是冒充培訓機構資深老師在網上開展業務,參照團伙頭目提供的劇本套路忽悠考生。一份復習參考試題500元至2000元,一份終極答卷高達8000余元。生意做成后,業務員能拿到30%的提成。警方偵查發現,該團伙經常在考前一個月集中開展售賣考題業務,高峰期一天進賬達10余萬元。
本報廣州9月13日電
?
相關鏈接:
中俄教育戰略對話會議在廣州舉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