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南市政院高級工程師黃良波談美舍河保護:
治水治污用“猛藥” 生態修復靠“調理”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環境良好,成了市民開展親子活動的好去處。記者石中華 攝
淡水與海水交匯、綠植生機勃勃的長堤路,展現著河口之美;河道蜿蜒、水流緩慢的白龍南,讓人領略到河灣之美;市民果園、梯田濕地、白鷺飛翔,鳳翔濕地公園生態之美又吸引了無數市民前往……從2月初開始,海口采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的多元系統水環境提升戰略,打響了美舍河水體綜合治理攻堅戰。現在的美舍河一期水體綜合治理的5個生態示范段發生著美麗“蝶變”,二期水體治理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美舍河建設好了,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護好。9月9日,一名男子在白龍南路美舍河橋頭下違法捕魚引發民眾“護河”熱議。12日,針對治理后的美舍河應該怎么保護,本報記者專訪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黃良波。
前期工程措施是“猛藥”
“工程措施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是一劑‘猛藥’。”從去年5月份開始,黃良波作為負責美舍河截污納管和清污工作設計的專家團隊之一,對美舍河治理很有心得。他告訴記者,在水治理過程中,采用的工程措施有截污納管、清污分流、建立分散式污水處理廠等。
據了解,長約16公里的美舍河,共排查出排水口300多個,共摸排管網216.8公里。“初期經過水務、環保等部們花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摸排了美舍河周邊所有管網,并對排污口做了相應的截污納管工程,現在也初顯成效,但是美舍河下游依舊存在管道滿水和白沙門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運行問題,特別是雨天還會存在污水管網溢流問題。”黃良波介紹,南方城市的地下水位普遍都很高,整個排水管道在長距離的輸送過程當中,因為管網病害問題,會有外來的水混進來,所以在上游適宜地建立分散式污水處理廠,減輕下游管網及污水處理廠負擔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之處。
據黃良波介紹,在美舍河前期的摸排工作中,雖然通過截污納管截住了污水,但是由于歷史欠賬原因,市政管道里還有大部分屬于合流管道,下暴雨時依舊存在溢流風險,從源頭開展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讓雨水、污水分開走,從源頭上杜絕污水進入河道。同時在河道兩側通過構造一些濕地系統和生態保護駁岸,在初期雨水進入河道之前起到降解作用,保障流入河道的水“干凈”非常重要。
“不讓污水進入河道只是前提,如何提高河道自己的自凈能力,讓河道變成‘一汪活水’才是保持水體治理效果的長久之道。”在黃良波眼里,截污納管等工程措施是一劑治療水體污染的“猛藥”,但是對于河道沿岸還存在的一些面源污染、溢流污染這些問題,就要靠構建的生態系統來修復。“生態治理工程如治病一樣,猛藥出效果,后面就要靠調理來修復。通過生態治理和生態修復來提升水體的自凈能力,才能讓水變得更加清澈,達到水清岸綠長治久安。”
后期管理機制保長效
要想把水體治理好,前期的治理和投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期的維護和管理更不可忽視。“如果有一天我們搭建好了地下管網數字化平臺,就可以通過電腦輕點鼠標,整個中心城區的地下排水管線的三維圖就可以立即呈現。假如某個小區要接污水管,只需要提供小區位置,通過相關部門就可查詢到附近哪里有污水管網,距離多長,一目了然,就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很多錯接亂排,杜絕大部分污水進入河道。”在采訪過程中,黃良波向記者描述了一個他理想狀態中未來的地下管網在線監測平臺,當它運用到美舍河水體防治和后期維護中來時,所有問題都能事半功倍。
“通過把在線水質監測儀器儀表投放在美舍河不同的斷面,把實時監測的數據發回到監測平臺上面,就能夠掌握水質變化的情況。”黃良波說,完善在線監測的好處就是能夠及時掌握美舍河水質變化的動態,出現了什么問題能夠及時研究和分析,這比靠排水所的工人辛辛苦苦穿上潛水服進入管道摸排,更安全、快捷也更準確。
當然后期管理離不開相關法律法規的保障。“推行河長制,明確河長制的職責,能有利推進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在后期管理中相當重要。”黃良波說,美舍河也應盡快選出河長,通過河長協調解決一些重要問題,構建相應長效機制,對美舍河的生態保護非常有利。
據黃良波介紹,為了加強對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管理,保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防治城鎮水污染和內澇災害,2013年國務院就出臺了《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將排水管理上升到了國家法律層面。“美舍河生態環境帶來了周邊地塊的升值和繁榮,周邊的小區也都在快速開發和建設當中,那么水務和環保部門應該對這些新建小區的排水執行嚴格的排水許可制度,實現雨污分流,不能再錯接亂排,杜絕污水排入河道中。同時,也要對美舍河沿岸的小區、企業等逐步完善排水許可制度。”
記者龍易強
(海口網9月14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百名學生參觀美舍河畔 共同呵護美舍河的美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