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5日電據日媒報道,日本基礎生物學研究所(愛知縣岡崎市)等的研究團隊14日宣布,已成功發現了在腦部攝食中樞工作并成為肥胖原因的酶。
據稱,該酶還對可降低血糖值的胰島素的工作有所抑制。該研究所教授野田昌晴(神經生物學)期待地表示:“若能開發出抑制酶作用的藥物,將能改善肥胖和糖尿病。”
據該團隊介紹,在人體內,從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名為“瘦蛋白”的激素作用于攝食中樞,對食量進行調整,但在肥胖者身上食量未必得到抑制。雖然其原因是“瘦蛋白”難以發揮作用,但此前并不清楚具體的原理機制。
該團隊著眼于在攝食中樞的神經細胞表面工作并參與各種信息傳遞的酶,發現名為PTPRJ的一種酶對“瘦蛋白”工作有抑制作用。
據悉,給正常的實驗老鼠和不擁有PTPRJ酶的老鼠喂食14周高脂肪食物,使之進入肥胖狀態后,再連續一周投入“瘦蛋白”。
正常老鼠的體重幾乎沒有變化,而沒有PTPRJ酶的老鼠卻食量減少約一半,體重也減少了約20%。據分析,這是因為后者體內的“瘦蛋白”并未被PTPRJ酶抑制的緣故。
?
?
相關鏈接:
日本政府:朝鮮所射導彈未對日本陸海空造成損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